東北網3月2日訊(記者 許諾)一年之計在於春,眼下,在全年工作開局起步的關鍵節點,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伊春市委副書記、市長董文琴一方面全力以赴抓經濟運行,強化政策措施落實,確保實現首季『開門紅』;另一方面,她密集調研,立足於伊春和黑龍江國有林區轉型發展實際,准備了全國兩會的建議,履行好全國人大代表職責。
『我很榮幸,今年又連任了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董文琴說。在上一屆人大代表履職期間,董文琴先後提交了關於支持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支持返鄉入鄉人員就業創業、支持國有林區林場所振興發展、支持將伊春市設立為國家森林生態旅游創新先行試驗區等數十個建議。
回顧履職路,董文琴向記者分享了最讓她難忘的一件事:『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期間,我和其他40名人大代表聯名提出了《關於制定黑土地保護法的議案》,從2021年3月提交議案,到2022年6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黑土地保護法》,再到2022年8月1日這部法律正式頒布實施,僅僅用了一年零四個月的時間,立法效率之快、立法質量之高出乎我們的意料。』
董文琴說,黑土地保護法的制定實施,為我們保護好、利用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充分發揮黑土地保穩產保供應重要作用、切實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堅強法治保障。作為提出立法建議的人大代表,能夠參與和見證這部法律的制定實施,董文琴感到非常榮幸、非常激動。
近年來,伊春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讓老林區煥發青春活力』殷殷囑托,聚焦答好『經濟轉型發展怎麼樣、生態保護怎麼樣、林場職工生活怎麼樣』『林區三問』,這也成為了董文琴履職工作的重點。
經過深入調研和思考,今年,董文琴重點圍繞邊境地區興邊富民、中醫藥產業發展、冰雪經濟發展、黑土耕地保護、深化國有林區改革等方面,准備了11個建議。其中,重點的建議有三個:第一個是建議在鄉村振興中給予邊境地區差異化政策支持,優先推進邊境地區鄉村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發展特色產業、提昇公共服務能力,通過興邊富民,更好地穩邊固邊;第二個是建議對黑龍江省加快冰雪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給予政策支持,培養更多優秀的體育後備人纔,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第三個是建議支持黑龍江省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明確大小興安嶺林區利用林業輔助用地種植中藥材的有關要求,支持林區向林下要空間,種出更多道地好藥。
當下,伊春市的生態質量穩步提昇,森林覆蓋率達到83.8%,森林蓄積量達到3.75億立方米,森林和濕地總價值達到1.6萬億元,成功創建全域『中國天然氧吧』城市,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伊春產業結構加快優化,堅持森林生態旅游業主業牽動,年接待游客突破千萬人次、旅游收入突破百億大關,森林食品和中醫藥產業全鏈條發展,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和創意設計產業賦能昇級,生態價值轉化路徑加快打通。民生福祉持續改善,一體推進鄉村和林場振興發展,林區群眾的生活越來越好……
只爭朝夕,真抓實乾,展望未來履職,董文琴表示,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伊春市將堅持『生態立市、旅游強市』發展定位,向森林要『四庫』、向旅游要品牌、向林下要空間、向數字要昇級、向改革要活力,著力構建現代化生態產業體系,加快促進生態產品價值轉換,更好地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發展優勢。
董文琴表示,具體的舉措和抓手,可以概括為推進『一區、兩地、三城』建設和『雙振興』。『一區』就是全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兩地』就是在全省率先打造中國生態康養旅游目的地、踐行大食物觀先行地;『三城』就是統籌抓好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創建;『雙振興』就是推進鄉村和林場一體振興,早日讓老林區煥發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