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魁文父女倆在一起獻血。圖片由哈爾濱市血液中心提供
黑龍江日報3月16日訊 今年年初,59歲的哈爾濱市民張魁文迎來喜訊:獲得2020?2021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終身榮譽獎。這是他在2022年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志願服務獎終身榮譽獎後的又一個大獎。
張魁文第一次無償獻血是在1997年的夏天。當時他與同學在中央大街游玩,看到街邊有一個很小的獻血屋,二人決定試一試。沒想到,第一次獻血就合格了,每人獻血200毫昇(全血)。『出來後,我倆高興地蹦起來,這下我們可以幫助別人了!』張魁文回憶道。自此,張魁文就『收』不住腳了,開始每隔半年就獻一次。為了不忘記獻血時間,張魁文把每年的無償獻血日『6.14』定為自己的一次獻血日子,另一次定為年末,都是容易記住的日子。
從2009年開始,張魁文開始捐獻血小板,因為血小板可以每個月捐獻兩次,這樣能幫助更多的人。
張魁文拿出一盒子獻血證,盒裡有216本,每獻一次得一本。他如數家珍地告訴記者,哪一本是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獻的。
張魁文26年堅持獻血的故事感動了身邊的好多人,朋友來了,鄰居來了,女兒也經常和爸爸一起獻血。
『走到哪,首先要找好獻血的地方,以便安排好獻血時間。』張魁文說這是自己的習慣。『我還有兩年的法定獻血時間。不能獻血之後,我會做志願者,堅持做好事幫助他人。』
2009年,他成為哈市無償獻血者志願服務組織的一員。『獻血這些年來我學會了如何克服害怕心理、調節獻血前的緊張情緒,總結出獻血前後的一些注意事項,感覺應該幫助這些願意奉獻愛心的人在獻血過程中享受到奉獻的快樂。』張魁文深有體會地說。
在不獻血的時間裡,他穿上無償獻血志願者標志性服裝——紅馬甲,活躍在血液中心的機采血小板室、獻血小屋、獻血車,熱情地為每一位初次無償獻血者做心理輔導。『服務好第一次獻血的人很重要,要讓一個願意奉獻愛心的人感受到溫馨、高尚、快樂,讓奉獻者有價值感。』張魁文說。
張魁文不但做無償獻血志願者,還參與了環保、敬老等志願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