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記者走進廣袤的黑土地,記錄現代化的春季備耕圖景。系列報道《走基層看春耕》第一站走進水稻大縣慶安縣,看那裡的農民們如何搶抓農時,為豐收播下希望的種子。

三月的黑龍江乍暖還寒
氣溫時不時地
還會降到零度以下
水稻種子在發芽的時候有些『嬌氣』
忽冷忽熱的溫度
十分影響發芽率
不過
慶安縣的種糧大戶冷有義卻不擔心
4000斤種子剛買回來
他就趕緊送到了
當地的久宏科技園

冷有義表示,久宏科技園是智能化的浸種催芽,所以農民們都來這裡,比在家催得芽齊、芽壯,還能增產。

從一粒種子到一粒好吃的大米,要經過選種、浸種催芽、播種、插秧、夏管等一系列過程,每個環節都馬虎不得。

冷有義是種了30多年水稻的老把式,以前催芽,他都用盆或桶泡種子,再用塑料膜保溫,溫度控制全憑經驗,出芽率低,芽還容易長不齊。科技園裡先進的智能催芽技術讓他直豎大拇指。

眼前一個個注滿水的池子,就是智能催芽箱。箱內一袋袋穿上紅色、藍色『外衣』的水稻種子,在『洗』過低溫浸種、高溫破胸、適溫催芽3個階段的『熱水澡』後,將順利長出嫩芽。因為安裝了『智慧大腦』,催芽箱可以打氧、控溫,還能報警,一次性催芽500噸種子,不成問題。

慶安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郭德全:『自動數控溫度采集這塊就能直接傳到表頭,數控化可以設置浸種的時間參數、溫度,溫度達到上限自動報警,控制得非常准。』
高標准浸種催芽的關鍵
就是水溫控制
浸種的水溫保持在10到12度
催芽的水溫在28度到32度
再過不到20天的時間
就能看到
一顆顆壯實的水稻芽種了

像這樣的智能催芽車間,慶安共有20多個,整個生產季浸種催芽能完成5000噸,覆蓋全縣水稻種植面積85%以上。在慶安縣久宏科技園1.3萬平方米的連體大棚,農民們已經開始忙著篩土、擺盤,為第一批催完芽的種子做准備。

目前,慶安縣水稻浸種催芽已完成85%以上,做床擺盤完成60%以上,農資下擺完成80%以上,農機具全都檢修完成,整體農時提前了一周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