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26日訊 你想知道當國家級新區加持深哈合作國家戰略時,會產生怎樣的裂變效應嗎?那就走進哈爾濱新區。落地這裡的深圳項目、深圳創新政策以及已經融入這裡的深圳人,會帶給你立體形象的回答。
『深哈合作——新時代的偉大握手』,在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簡稱深哈產業園)綜合展覽中心創意文化牆上,這幾個鏤空大字格外醒目。
2017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部分省市對口合作工作方案》,確定了深圳市與哈爾濱市建立對口合作關系。從此,一南一北兩個副省級城市開啟了跨越2800公裡的『握手』。
2019年5月9日,深哈兩市簽訂《合作共建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協議》,確定在哈爾濱新區劃定26平方公裡土地上打造深哈合作首個深圳『飛地』項目。
時下,走近哈爾濱新區江北一體發展區紫旭路,你會看到一棟棟拔地而起的樓宇延展著城市天際線,這裡就是深哈產業園科創總部——深哈產業園首個啟動項目,同時也是推動深哈兩市合作向更高質量發展的標志性工程。
從2019年5月啟動建設,到2021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科創總部項目用『兩年崛起一座產業新城』的驕人業績刷新『深圳速度』,塑造『深哈速度』。
『可以說,「深哈速度」是深圳經驗與國家級新區沃土的成功融合。』深圳(哈爾濱)產業園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許華說,2019年,深圳市特區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派出包括許華在內的『9人男團』與哈爾濱水投集團派出的團隊一道,成為深哈產業園的實際『操盤手』。
『初來乍到的我們也曾一度忐忑,但是很快就打消了顧慮。』許華說,有著先行先試基因的哈爾濱新區,敢闖敢試,與他們團隊帶來的深圳理念、深圳作風、深圳精神相得益彰,不僅成就了『兩天一層樓』的『深哈速度』,還將他們『帶土移植』來的深圳先進經驗進行充分吸取和轉化利用。
據悉,本著『能復制皆復制,宜創新即創新』的原則,深哈產業園堅持需求導向,累計推動126項深圳好經驗、好做法在園區和哈爾濱市復制,其中招投標『評定分離』做法已經在哈爾濱全市推廣應用,有效改善哈爾濱招投標政策環境。
如今,在眾多深圳企業家心中,深哈產業園就是一種『家』的存在,是了解哈爾濱、了解黑龍江的窗口,是北上投資興業的『橋頭堡』。
不僅如此,哈爾濱新區加速構建一體化招商和投資服務體系,先後出臺了『黃金30條』『新驅25條』等一系列極具含金量的惠企政策。在這些政策的加持下,深哈產業園科創總部從投用後就炙手可熱。截至目前,園區累計注冊企業542家、正式簽約55家,簽約入駐率達81.93%,其中數字經濟產業佔比達72.9%,華為、東軟、庫柏特機器人、思靈機器人等多家數字經濟領域頭部企業已落戶園區。園區初步形成了以數字經濟、生物經濟為核心的產業集聚發展趨勢。
『深哈產業園是一塊「試驗田」,目的就是要通過對標深圳,真正把深圳經驗做法在哈爾濱復制推廣,推動「深圳經驗」轉化為「哈爾濱實踐」。』哈爾濱新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張弛說,新區以深哈產業園科創總部為核心,建立服務1.53平方公裡、面向26平方公裡、輻射新區的運營服務體系,將深圳服務企業的做法不折不扣復制到哈爾濱。
同時,新區堅持『產業為王』『質量為本』,進一步強化項目招商引資。深哈合作以來,哈爾濱新區江北一體發展區共實施深哈對口重點開發建設項目43個,總投資1137.3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124.9億元。
為更好地承接深圳產業轉移,新區積極赴深圳招商洽談,同時采取常駐招商模式,在深圳設立哈爾濱新區粵港澳大灣區招商代表處,並於2020年11月建立哈爾濱新區展示服務中心,通過招商窗口前移、主動對接、服務先行,進一步推進了招商引資的深哈合作。截至目前,哈爾濱新區展示服務中心共舉辦粵商會、行業協會經貿交流等活動30場,簽約落地項目5個,招商儲備項目85個,接待到訪企業180餘家、近2000餘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