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至4月5日,東寧市副市長史曉麗帶領市海洋經濟專班,赴大連、青島等地開展進口海產品貿易及加工招商活動,在貿易帶動加工、加工反哺貿易上實現精准發力。

4月4日,東寧市海洋經濟專班與大連與鐵越億恆(大連)發展有限公司對接洽談,計劃將與東寧市華洋貿易有限公司合作,在東寧建設海鮮暫養池,在擴大進口水產品規模的基礎上,逐步建設以海產品加工為主的產業模式。4月5日,東寧市海洋經濟專班與青島魯海豐集團開展對接洽談,依托東寧特色指定口岸優勢,謀劃年貿易額在6億—10億元的帝王蟹進口貿易,並逐步將擴大貿易發展過渡為貿易及加工,延伸產業鏈,實現企業和地方經濟發展『雙盈』。

近年來,天然非養殖海產品已成為世界海產品消費的新寵,俄遠東地區年海產品捕撈量達280萬噸。當前,東寧市積極對接國家省市政策,依托市區位獨特、通關便利以及進境使用水生動物指定口岸等優勢,推進向北開發開放,全力推動『海洋經濟』發展,已實現帝王蟹、蝦類、凍狹鱈魚、黃金鰈、大馬哈等名貴俄海產品通過東寧口岸這一重要通道是進入中國市場。

下一步,東寧市將按照『先貿易後加工』的模式,推進『海洋經濟』項目落地建設,積極推動東寧—波爾塔夫卡口岸快速通關『綠色通道』,進一步促進進口水產品貿易規模大幅增加,並逐步實現落地加工,由『通道經濟』轉為『產業經濟』。同時,圍繞『海洋經濟』全產業鏈開展招商引資,以龍頭企業發展為引領,大力發展海產品貿易、現代漁業、水產品加工、海洋旅游康養、海洋物流等產業,積極打造東寧市跨境海洋產業經濟鏈條『藍色糧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