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暖、氣溫昇,眼下,各地正在積極搶抓農時,加大力度做好春耕春管工作,力爭糧食產量繼續高位增產,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貢獻。
隨著氣溫轉暖,黑龍江春耕生產由南向北陸續展開。在綏化市綏棱縣,今年春耕機械化率超過98%,新引進的智慧農機進一步提高整地質量,確保出苗率,為糧食穩產打下基礎。

黑龍江綏化市綏棱縣向榮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峰:旋地車用北斗導航,我們的地翻得深、耙得細,完全達到標准。
在青海,大部分地區青稞和小麥種植已經開始,今年各地通過選育耐寒、抗病的新品種,進一步穩定糧食產量。

眼下是小麥田間管理和產量形成關鍵期。截至目前,山東已完成春播面積553萬畝,佔春播總計劃的18%;在河北邢臺,當地推廣無人機噴施、高效節水灌溉等技術,助力農戶做好小麥春季管理。

現在,南方早稻育秧插秧工作正在進行。在湖南永州,工廠化育秧可將秧苗發芽率、成秧率提高10%以上;江西南昌今年投入2.6萬臺套農機具,大力普及集中育秧和機械插秧。

江西南昌市新建區昌邑鄉農戶陶海亮:機械化插秧不僅省時省工,而且秧苗的間距和深度都是統一的,不傷苗、不傷根,而且立苗快,便於我們後期管理,每畝可以增產150斤到200斤。
廣東投入使用291處大中型灌區,保障全省農田春灌用水;廣西下達專項資金,加大對先進高端農機、丘陵山區小型適用農機等設備補貼力度;貴州組織2萬多名農技人員,為春耕生產提供全方位技術保障。
相關新聞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