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財經
搜 索
賀嶺: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2023-04-12 20:09: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初春時節,走進地處邊疆的雲南省臨滄市滄源縣糯良鄉賀嶺村,連綿起伏的山巒與壟壟蒼翠碧綠的茶園交織,宛如綠色的玉帶縱橫山野,勾勒出一幅幅美不勝收的畫卷。

  近年來,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壽壽險』)雲南省分公司與鄉村振興聯系點賀嶺村緊密聯系,選派駐村第一書記,與村『兩委』積極配合工作,探索並走出一條『黨建引領、茶旅結合、興邊富民』的產業發展致富路。

  以『黨建+』模式找准農村治理的著力點,不斷激活『紅色引擎』,使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抓好各項銜接,加大產業發展力度,推進工作向深裡走實裡走……

  時下,穿行廣袤的賀嶺大地,處處湧動著蓬勃奮發的生機和活力,這片希望的田野更加充滿希望。

  產業花開富鄉鄰

  佤族小伙鮑建明時下遇到一件棘手的事情,和他有同樣煩惱的還有鮑紅偉,兩人都是村裡小有名氣的『企業家』。

  幾年前,在外闖蕩多年的他們作出同樣的決定——捨棄繁華的城市,懷揣對未來的憧憬,回到生養之地賀嶺。

  鮑建明選擇茶葉做文章,鮑紅偉則養殖山窩雞,一番努力拼搏,兩人的產品如今都已遠銷山東、上海等地。

  一雙雙巧手上下翻飛,翠綠的茶葉落入茶農的竹簍中。賀嶺茶葉種植歷史悠久,品質良好,共有茶園3679畝。

  通過茶葉種植,形成賀嶺產業名片,吸引外部茶企入住,進一步提昇產業發展能力,茶葉成了村裡的支柱產業。

  以黨員為主帶動群眾參與,賀嶺通過茶葉合作社大力推廣茶葉管護農業機械化,機械采摘鮮葉,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茶葉合作社在實現統購統銷的同時,以黨員為主的合作社管理層,推廣、提昇茶葉種植、采摘、加工知識和技術,固化勞作習慣,開拓市場銷售。

  賀嶺優化『黨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借助CTC茶廠,提昇村級茶葉合作社茶園管理能力、茶葉種植技術,接觸市場提昇銷售能力,提高乾茶加工技術。

  為積極助推茶葉產業昇級,中國人壽壽險雲南省分公司出資30萬元作為賀嶺茶葉合作社啟動資金,讓茶園更大限度地發揮出經濟效益。

  正是看到賀嶺茶葉的發展前景,在外打工十年之久的90後鮑建明回到村裡,憑借在外學到的做茶技術,成立茶廠後,以賀嶺茶葉作為原材料做起了手工茶。

  以往,老鄉們種植的鮮葉只能交給其它茶廠作為紅碎茶調茶,賣不出高價錢,而手工茶具有較高的附加值。

  返鄉創業的鮑建明不僅自己掙著錢,也帶動了周邊百姓增加收入。更讓人感慨的是,他還毫無保留地向大家傳授分享制茶技術和茶葉銷售渠道,帶動更多的百姓種茶。

  通過積極探索茶園流轉、土地流轉,積極培育做強新型農民經營主體,發展壯大合作社,賀嶺正在探索一條資源集約化、勞力組織化、產業規模化的發展路子。

  如今的賀嶺,利用資源優勢,以企業帶動發揮品牌效應,形成茶葉的優化配置和多元化經營格局,提高了產業發展水平。

  目前,賀嶺的茶葉產業機制既實現了為企業提供優質的加工原料,也有效提昇群眾收入,解決群眾銷路的後顧之懮,進一步增強群眾種植茶葉的發展動力。

  2022年,全村鮮葉產量810噸,實現產值567萬元,全年鮮葉實現增產180噸,有效帶動388戶茶農實現增收,茶葉產業花開富鄉鄰,真正成為賀嶺人民的『搖錢樹』。

  抱團致富信心足

  『李大哥,下地回來啦?開拖拉機一定要注意安全!』中國人壽壽險雲南省分公司派駐賀嶺村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劉聖偉駐村一年多,已和村民打成一片。

  『劉書記很有意思,竟然把摩托車從昆明快遞到賀嶺,天天騎著摩托車往村民家裡跑,幫助父老鄉親們謀致富經、探增收路。』一來二去,村民們都知道了這件趣事。

  這輛雲A牌照的摩托車,每天穿梭在村頭巷尾,載著劉聖偉全身心投入到鄉村振興工作中。

  『沒問題,馬上發貨。』放下手機,鮑紅偉迅速將客戶需要的山窩雞蛋裝箱打包後發往上海。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草籽野菜……1萬多只山窩雞采取山林放養模式,保證產品絕對綠色生態,因此『土味濃厚』的雞蛋備受客戶青睞,每年銷售已經達到四五萬枚。

  森林植被良好的賀嶺氣候溫暖,非常適合山窩雞養殖。在劉聖偉的幫助下,鮑紅偉以山窩雞養殖帶動附近村民抱團致富。

  鮑建明想提昇茶葉產能,鮑紅偉想擴大養殖規模,受制於資金等因素,兩人都遇到了把事業做大做強的攔路虎。

  賀嶺村黨總支、村委會把他們列為重點扶持的致富帶頭人,目前,鮑紅偉的山窩雞養殖項目已經成功入選縣裡的鄉村振興項目庫。

  在做實基礎產業的同時,中國人壽壽險雲南省分公司出資幫助賀嶺建立了種植、養殖業互助金機制,切實解決農戶無投資資金、無技術、難銷售的困境,助力村集體經濟壯大。

  針對農戶因暫時性資金困難或信息閉塞,沒能力購買雞苗等情況,村裡通過互助金提供養殖、防疫等服務,與農戶簽訂養殖和回收分成協議,達到出欄標准後由合作社統一收購,破解脫貧戶無發展資金的困境。

  對無剩餘勞動力或無養殖技術的農戶,則采取以產業扶持資金入股或以『畜』入股的方式,由合作社代替農戶進行養殖,所產生的收益年底給予農戶利潤分紅。

  充分發揮合作社紐帶作用,讓購買、養殖、市場銷售與脫貧戶實際需求緊密聯系起來,實現信息互動、風險共擔,有效帶動了脫貧群眾發展致富。

  鄉村振興展新顏

  農村要留得住鄉愁,必須振興鄉土文化。賀嶺正采取積極舉措,將推動鄉村振興和鄉村文化振興深度融合,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建設。

  『黨的光輝照四方,照到佤山邊境村,山清水秀環境美,村村寨寨通公路,家家戶戶住新房,片片茶園翻金坡……』蔚藍晴空下,田野舞臺上,歌聲伴著歡快的音樂隨風飄揚。

  卷起褲腿乾活,放下農具演出,田埂當舞臺,老鄉唱主角。這是賀嶺組建的民族文藝隊,他們是農民,卻因為一個共同的理想聚在一起。

  接到演出任務後,鮑熊和趙紅忠兩名20多歲的年輕人,一大早就開著轎車趕回村裡參加文藝表演。

  兩人合伙在鄉裡開理發店,一天不營業就少收入三四百元。『損失一點錢算不了什麼,但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把民族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並發揚光大。』

  小小民族文藝隊,激發民族團結大力量。趙國祥是省級農耕習俗文化傳承人,在他和文藝隊其它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文藝隊依托佤族鄉親,植根於佤族傳統文化,緊跟新時代新發展新形勢,更好地傳遞黨的聲音和關懷,為廣大群眾送去歡樂,送去新文藝,送去新生活。

  2022年10月2日至4日,賀嶺斗東自然村舉辦巴饒克山地農耕文化體驗展演活動,點燃游人假日激情,人們爭相體驗特色農耕文化、欣賞佤族歌舞、品嘗山野美食。

  每天上午,賀嶺群眾都在山間地頭搭建的舞臺進行農耕勞作文化展示,打谷子、揚谷子、鏟田埂、薅秧等日常農耕場景,充分展示阿佤人民辛勤勞作、勤勞淳朴的農耕精神。

  通過民族文藝隊這種形式,賀嶺不斷豐富農耕文化體驗,提昇旅游品質,挖掘佤族文化內涵,打造佤族農耕文化品牌,進一步推動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

  針對發展存在的短板弱項,在中國人壽壽險雲南省分公司的幫扶下,賀嶺村不斷調整完善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項目,將項目規劃與群眾需求相結合,與賀嶺的資源優勢、基礎設施、民族文化、社會事業相結合。

  緊緊圍繞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綠美鄉村建設總體規劃為著力點,賀嶺在不斷探索發展茶旅融合新業態的同時,主動融入全域旅游規劃大局,打造美麗鄉村。

  同時,中國人壽壽險雲南省分公司與賀嶺村統籌合力下好『一盤棋』,激發黨員群眾生機活力,農村生態和生活環境得到明顯改善,著力打造出『村在綠中、人在景中』的綠美村莊新畫卷。

  本著傳承鄉土文化,注重鄉韻鄉情,賀嶺還突出鄉村特色和田園風光的理念,系統性謀劃推進綠美鄉村建設。

  在人居環境整治和綠美鄉村建設過程中,賀嶺始終堅持典型引路法,充分挖掘自身優勢,率先將公播自然村、斗東自然村打造成為綠美鄉村,成為賀嶺的亮麗新名片。

  走進公播和斗東自然村,乾淨寬闊的道路、爭先開放的花朵、家家戶戶房前屋後的綠植小品映入眼簾,如同走進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中。

  堅持主打『紅色牌+農家牌』,賀嶺將紅色精神與農耕文化緊密聯系起來,在傳承紅色、編織綠色中創造幸福新生活。

  賀嶺的目標是,依托項目建設不斷提昇旅游村莊項目品質,謀劃實施一批文旅項目,以旅帶茶,不斷提昇賀嶺茶旅融合發展總體形象,助推鄉村扮靚、村莊發展、群眾增收。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紮實推動鄉村產業、人纔、文化、生態、組織振興……黨的二十大報告描繪的鄉村振興藍圖令人振奮。

  在這條充滿希望的鄉村振興路上,中國人壽壽險雲南省分公司將持續強化黨建引領,探索黨建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助力實現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助推鄉村振興有效街接,為賀嶺村各項產業發展保駕護航,唱響新時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

責任編輯:王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