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一條短視頻超1620萬人圍觀,他的農牧生活讓全國養牛人眼饞
2023-04-19 13:17:36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四處尋找優質種公牛的李春山(快手號:牛人春山哥)累得眼皮直打架,看著19萬入手的兩頭小種公,卻興奮得無法入睡:『貴是貴了點,但現在種公牛很難找,看看這花片和後座多好啊,我很滿意!』

  自從三年前買了第一頭西門塔爾牛,李春山就對養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28萬抓一頭種公牛,500萬入手70頭精品牛,前後總共投入2000萬買牛和做牛場基建……48歲的他,找到了人生的新使命——培育優質品種,幫助養殖戶從源頭實現有好牛。從事影視導演工作的堂弟李延慶了解李春山在做的事業後,決定用短視頻記錄李春山的養牛日常,憑借幽默的內容風格和實用的養殖技術,他們在快手上積累了98.5萬粉絲。

  沙廠老板選擇改行養牛

  1975年出生於吉林長春的李春山,是個地地道道的東北農民。畢業後,他先是在老家種了幾年地,又跟著同鄉在外打了幾年工。後來,李春山覺得要乾一番自己的事業,就把多年的積蓄投入到沙廠,做起建築相關的生意。

  財富慢慢積累,日子波瀾不驚。2020年以後,李春山就意識到生意陷入低迷,自己應該尋找其他出路。轉型方向有很多,養牛屬實是個意外,『在親戚的婚禮上,看到一頭西門塔爾牛,感覺很好看,和小時候常見的牛不一樣,就莫名其妙地迷上了。』

  李春山記得很清楚,2020年5月26日是第一頭牛進家門的日子,隨後半個多月裡,牛的數量增加到7頭。『最開始養的都是母牛,我尋思湊夠「七仙女」就行了,可自己就是忍不住買。然後又是抓種公牛,又是擴建牛場,又是聘請有經驗的師傅。一發不可收拾,就乾成今天這個規模啦!』

  重金養牛不是衝動,在買牛的過程中李春山了解到,近年來吉林省大力發展肉牛產業,已經形成完善的肉牛集群全產業鏈。2022年,全省肉牛飼養量達到652.6萬頭,同比增長12.4%,增速位居東北三省第一位。同時,他在快手上也刷到很多養西門塔爾牛的老鄉,這給了李春山底氣,決定全身心投入到養牛事業中。

  影視導演返鄉拍短視頻

  『春山哥,春山哥,春山哥!』對於這個魔性的聲音,關注快手賬號『牛人春山哥』的用戶一定非常耳熟。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個被大家稱作小猴子的男人,其實是一名專業的影視劇導演。

  小猴子本名叫作李延慶,是李春山的堂弟。80後的他,大學畢業後就進入省電視臺,擔任多檔節目的編導和制片人;辭職後又創立傳媒公司,為各大電視臺、企業提供紀錄片、專題片、綜藝節目制作與策劃;同時,他也進軍到影視劇領域。

  2020年以後,李延慶就回到了長春老家。後來,他看到李春山愛刷關於養殖技術的短視頻,就提議:『你養這麼多牛,也喜歡玩快手,不如咱們拍著玩吧!』兩人一拍即合,發布的第一條短視頻就獲得了50萬次播放。

  小試牛刀之後,李延慶看到了短視頻平臺的影響力,決定認真打磨賬號。他研究『牛人春山哥』的人物屬性、視頻形式,還將選種繁育、均衡營養、牛棚管理等技術細節融入養牛日常,制作了大量有趣、有用、有傳播力的短視頻。隨著運營方案、作品質量不斷迭代優化,賬號受到大量養牛人的喜愛,很快在快手漲粉近百萬,單支短視頻最高播放量突破1620萬。

  新農人的牛業改良大計

  在短視頻中,李春山的大手筆讓人感到驚訝:時而花十幾萬買繁育母牛,時而花二十幾萬買種公牛,時而花上百萬修建牛棚。除了普通育肥牛,他的養殖場中單價10萬以上的牛就有兩百多頭,但從來沒見他通過賣牛掙錢。俗話說,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下這麼大本錢,李春山就不怕風險?

  於是,有人戲稱他是『養牛大亨』,刻薄一點的人說他『冤大頭』。不過,從事養牛行業的人懂得他的良苦用心——辛辛苦苦養一群『破爛牛』,不如養一兩頭『精品牛』,而『精品牛』來自優秀的父本和母本。李春山重金養牛,就是想通過自繁自育達到一代代有系譜的品種改良,時間長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都會顯現出來。

  探索『短視頻+直播』助農

  李春山和李延慶並不擔心營收問題,『現在,我們已經形成種公牛、繁育母牛和育肥牛三大板塊,未來會向育種場方向發展,經濟效益會隨之而來。』他們更關心的,是如何幫助更多養牛人增收致富。在李春山看來,幫助產業做大做強,最終會反哺到自己的商業經營。

  在視頻拍攝中,李延慶會主動向專家請教,在劇情中加入經過驗證的養殖技術;在和粉絲的互動中,李春山會把有共性的問題匯總,由養殖場的老師傅一一解答;對於前來實地考察的養牛人,他們也會熱情接待。『這些還不夠,未來我們會招募更多養殖專家,為粉絲提供技術指導,甚至是農資推薦。』

  通過短視頻建立的信任關系,帶來了很多感動。一個寧夏的粉絲想在吉林買牛,擔心市場不透明,就請李春山幫忙選100頭牛。他的條件苛刻,時間也緊急,而且本人過不來。『從來沒見過面的前提下,160萬預算直接打來了,而且我們是完全義務地做這件事。你說這是何等的信任,我怎麼能不感動?』

  和李春山、李延慶一樣,在大江南北的田間地頭,還有一大群『三農』創作者。他們選擇擁抱家鄉,或通過短視頻記錄鄉村之美,或通過直播服務農業發展,或通過所學為產業打造亮眼名片。在快手三農近日推出的#幸福鄉村春耕季#話題下,我們就能看到一幅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增色的嶄新圖景。

  李延慶了解到,2023年快手將提供30億流量,通過『村播計劃』『村播學堂』『幸福鄉村帶頭人』『村播大會』四大IP助力鄉村振興。他表示:『過去一年多,我們做了大量內容積累和流量沈淀。今年已經做好直播計劃,希望為養牛產業插上科技的翅膀,向更深、更廣處延伸。』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