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農墾齊齊哈爾分公司13萬畝滴灌玉米開播
2023-04-20 08:23:3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飛飛 王彭岩 孫麗 張義巍 姜斌 劉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玉米播種現場。

  

  黑龍江日報4月20日訊 18日,地處我省第一積溫帶的北大荒集團齊齊哈爾分公司泰來農場率先開始了玉米大面積播種,今年播種與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兩臺搭載北斗導航的機車後裝載著精量播種機及配套鋪管裝置,在播入種子、肥料的同時,藍色鋪管器裡的滴灌毛管也一同埋入了種子側方,距離地面2厘米~3厘米的淺土層中,種子和滴灌管線一起『播種』,隨後覆土、鎮壓一氣呵成。

  這條黑色的滴灌管帶將伴隨玉米整個生育期,在拔節、抽穗、灌漿等關鍵時期,及時為玉米提供水分和養料。為了用好、用精這條滴灌帶,實現節本增效,齊齊哈爾分公司歷經了兩年的實踐探索……

  齊齊哈爾分公司的11個農牧場地處松嫩平原西部風沙乾旱地區,『十年九春旱』。每一粒播進地裡的種子都有可能遭遇伏旱和大風高溫天氣。每一位旱田種植戶幾乎都經歷過『旱風』的『剝蝕』。這裡的種植戶常說:『遇到春旱扒層皮。』

  為把『旱帽子』摘掉,實現旱地突圍,齊齊哈爾分公司以加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鞏固提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為思路,堅持尋找適宜技術解決制約農業產能提昇瓶頸的方式,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的引入落地就是分公司探索科技賦能破解旱作農業抗旱增收難題的一項重要成果。

  通過多次考察論證,2021年借鑒內蒙古模式,引入了無膜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這項抗旱增產技術,並在分公司范圍內開展了驗證試點。技術引進第一年全分公司試點面積僅450畝,由於剛剛接觸此項技術用於生產,技術人員在試驗田管理上還無法完全達到技術引進地區標准,但即使如此,技術引進當年在南部第一積溫帶的綠色草原牧場就創造了小區試驗819.77公斤/畝的可喜產量,是該場類似條件地塊近年來常產的1.26倍。

  2022年分公司滴灌面積擴大到3.6萬畝,並有針對性地設置了不同種類的滴灌標准化示范田布點,各場示范田當年成績喜人。同處我省第一積溫帶,泰來農場玉米滴灌示范田實收每畝1120公斤,售價2.4元/公斤。在風沙較重、地力條件較差的大山種羊場,滴灌玉米示范田每畝實收產量達778公斤,創該場歷年新高。

  兩年來滴灌示范地塊的增產效果給分公司上下大力推廣無膜淺埋水肥一體化技術增強了信心。2023年,齊齊哈爾分公司將推廣滴灌13萬畝,通過提昇農機環節作業質量,強化農時農事方面管理,引導種植者、土地經營者轉變旱田粗放管理觀念,提昇農業標准,實現平均畝產提高15%以上。

  同時,分公司繼續加強校企合作積累滴灌應用經驗,探索滴灌全程機械化管理操作解決方案,針對區域土質條件和不同積溫氣候特點,總結出廣泛適宜墾區旱田推廣的齊齊哈爾無膜淺埋滴灌水肥一體高產技術模式,為實現糧食穩產增產,維護糧食安全植入科技、夯實基礎。

  近年來,北大荒集團深入實施主要糧食作物單產提昇行動,實現大面積均衡增產。把標准化生產貫穿於春耕生產的全過程,圍繞集成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全面積、全作物、全方位推進標准化,分作物、分品種集成組裝先進栽培技術模式,全面提昇各作物單產水平。

  為了提昇單產,北大荒集團構建了『良種良田良法良園』相配套的生產生態協調發展綠色生產模式。大量應用現代農業技術,不斷優化生產經營模式,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六個替代』和『六個全覆蓋』的綠色發展路徑,充分發揮了機械化、規模化、集約化的現代農業生產優勢,糧食產能穩步提昇。

  北大荒集團在今年的春耕生產中,將堅定不移提單產,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不斷探索優化『四良八化』現代農業高產模式,為『二十連豐』打下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