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黑龍江省加速推動農機智能化進程 科技助力讓春耕更『智慧』
2023-04-21 15:58:24 來源:東北網  作者:許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4月21日訊(記者 許諾)眼下正值春耕、春播的關鍵時期,4月18日,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農業機械化管理處與黑龍江省農機化技術推廣總站圍繞單產提昇大力開展『農機作業質量年』活動,赴佳木斯市樺川縣開展全省水稻農機智能化技術現場培訓活動。作為農機推廣『田間日』現場的第二站,樺川縣向近百名農機技術推廣人員、農機大戶等展示了無人機駕駛水田整地、插秧、植保作業,苗床智能化管理及機械演示。

  在佳木斯市樺川縣玉成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一座座現代化育苗大棚拔地而起、一臺臺智慧農機『揮汗如雨』,農業生產實現全程智能化,一幅『科技春耕新景』在田野鋪展開來。放眼廣袤大地,『人在家中坐,物資到田頭』已經逐漸成為龍江智慧春耕的真實寫照。

黑龍江省圍繞單產提昇大力開展『農機作業質量年』活動,赴佳木斯市樺川縣開展全省水稻農機智能化技術現場培訓活動。
玉成合作社智能農機設備,助力今年春耕向高質量、高效率的目標前進。

  『合作社共有12000畝地,共分為15個作業區,有15個人專業管理。預計5月6日插秧補苗,5月20日結束插秧。』合作社從2015年成立以人工勞作為主、半機械化為輔,到如今的全機械化實現『耕、種、管、收』閉環,合作社理事長李玉成見證了農場智慧化的全過程。

  在玉成合作社水田整地技術展示區,李玉成調度著一臺快速直播插秧機在田間插秧,插秧機裝載著一盤盤嫩綠色的秧苗在水田裡來回穿梭,所過之處,一株株秧苗被整齊地插進水裡。李玉成介紹,無人插秧機系統所插的秧苗間距提高通風,一畝地產量能增加30斤到50斤。

  科技賦能,種田也能『技高一籌』。在玉成合作社的農田裡,科技像一張大網,串聯起農業生產的全鏈條。

 
佳木斯市樺川縣玉成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
玉成合作社總經理展示樺川縣智慧農機綜合服務監管平臺。

  不只是田間作業實現了機械化,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這裡得到廣泛應用,讓農業生產變得『更智慧』。李玉成說,『以往種田常常要靠天收,現在更多地依靠科技。』合作社裝上環境監測系統,實時更新溫度、濕度等影響農業生產的關鍵數據,上傳到樺川縣智慧農機綜合服務平臺提供給種植戶,自己地裡作物長勢旺盛還是缺肥,種植戶通過手機App一看便知,施肥也能更精准,對於改善糧食品質、提高產量、節約肥料、降低成本提供重要的決策支橕。

  智能系統不僅能查看整個園區的實時監控畫面,還能對農田的?情、苗情、災情,以及病蟲害情況進行及時掌握。

大疆植保無人機。

佳木斯市驥馳農機制造有限公司制造的拖拉機,可滿足多種速度要求的田間作業。

  農田『智慧』了,能給合作社帶來多少實實在在收益?李玉成算了一筆賬。『拿插秧來說,1個片區僱2個司機,一天1000元,12天插秧期,15個片區算下來能省十多萬。僱人撒肥5毛錢一斤,一個人一天最多能播撒2000斤肥料,還會出現播撒不均勻的情況。無人機撒肥能達到3毛錢一斤,一天能播撒18000斤。不僅省錢,還更加智能和高效。』

  目前,玉成合作社有2000畝作為示范『無人農場』,智能農機設備圍繞糧食生產耕、種、管、收環節,助力今年春耕向高質量、高效率的目標前進。

  在樺川縣,農用無人機、農機輔助駕駛裝備等農機設備已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樺川縣把發展農業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調結構,拓品牌,引資源,延鏈條,在無人智慧化管理上先試先行,試點建設無人智慧化農場,引領全縣水稻生產技術標准化,起到較好帶動促進作用。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全自動孢子捕捉分析儀。

  當前,樺川縣農機裝備制造及配套領域已有50多家企業根植樺川,年生產能力佔佳木斯市近50%,全縣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率達99.23%以上。

  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農業機械管理處處長朱華生表示,黑龍江省聚焦『農業強省』建設要求,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昇級,結合本地農業生產實際,大力推廣先進適用的農機裝備與機械化技術,加快推動農機智能化進程,全面提昇黑龍江省農機裝備智能化水平。黑龍江省各地積極組織開展具有本地特色的『農機作業質量年』活動,強化機手技能培訓,推進農機作業質量提昇,持續推進農業機械化與農機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建設『農業強省』貢獻科技力量。

責任編輯:李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