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4月22日訊 傳統的中藥丸劑包裝上印著嶺南地區特有的官帽屋頂,傳遞著當地傳統建築的不滅印記;90後愛喝的奶茶中添加上一些中草藥,可以預防感冒;精釀啤酒跨界與中藥『結盟』,改名為『草本精釀』……
原來中藥可以有這麼多變化。這是記者在廣藥集團白雲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采訪時看到的中藥『七十二變』。
科普宣傳,要從娃娃抓起
4月的廣州,春雨不絕。在白雲山南麓的中草藥園裡,一群學子正頂著大雨了解中草藥的特性。這裡樓臺館榭古香古色,各色中草藥綠郁蔥蔥,孫思邈、李時珍、屠呦呦的雕像豎立其中。這裡就是廣藥集團建設的廣州神農草堂中醫藥博物館。副館長莫嘉婧告訴記者,這裡每年接待游客達20萬人次,前來游學的孩子佔半數以上。
讓中醫藥『飛入千萬家』,是廣藥集團建設神農草堂的初衷,隨著不斷擴建,這裡已經成為4A級景區,是廣東地區中醫藥文化的打卡地。在這裡孩子們可以學習如何辨別中藥材、講述名醫名方經典、學五禽戲,還可以了解中醫藥悠久的歷史文化。莫嘉婧說,廣東人常說為人子女者不懂醫為不孝;為人父母者不懂醫為不慈。我們就是要讓孩子們走近中醫藥、了解中醫藥,傳承我們中國優秀的歷史文化。
不斷跨界,讓中藥變時尚
白雲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的展廳內,營銷副總監、市場部部長王春玉告訴記者,他們已經將拳頭產品口炎清顆粒『變型』為牙膏,解決現在人們愛上火、牙齦口腔出血問題。
這種將中藥變為消費品的理念來源於廣藥集團提出的『時尚中藥』。這一理念是廣藥集團2017年提出的,在此之前,廣藥集團已經有了一個成功案例——旗下品牌王老吉早已經家喻戶曉。
此時,春日喜雨,莫嘉婧端來神農草堂中醫藥博物館的文創產品——一款按24節氣設計的養生茶。這款產品適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特性,按照天人相應的中醫養生理論調配而成。莫嘉婧手中端著的是春日茶,她告訴記者,這杯茶放了麥芽和花類的藥材,人們喝了以後會像芽一樣生長、像花一樣打開,借助植物生長的力量,調理身心能量。據悉,這款新設計的產品定位為廣東的伴手禮,消費群體瞄向旅游人群,價格自然與普通泡飲茶不同。
中藥的變型不止這些。王春玉表示,他們發現B站的游戲戰隊叫BiLibili Game,簡稱為BLG戰隊,一出場很多粉絲就會高喊板藍根戰隊來了(和板藍根的字母縮寫一樣)。而板藍根正是白雲山和記黃埔的拳頭產品,於是白雲山和記黃埔就和B站開展合作聯合開發了BLG版的年輕時尚化的板藍根,深受其粉絲歡迎。
全面創新,跟著需求變化
作為老銷售,王春玉曾多次前往黑龍江,白雲山和記黃埔也在大慶擁有板藍根種植基地。他表示,黑龍江有很多知名的醫藥企業,像哈藥集團和葵花藥業都是當年在行業內具有引領性的企業。尤其是哈藥集團暢銷一時的葡萄糖酸鋅、葡萄糖酸鈣,在業內非常具有開創性。現在隨著媒體的多元化,受眾尤其是年輕受眾獲得信息的渠道發生了變化,不再是猛打廣告就能收到成效的時代了。企業要緊跟消費者的變化,深入其中,融入其中,按照信息找到自身的消費群體。
很多人認為藥企的創新主要在藥品,可王春玉表示,其實中國一直有藥食同源的說法,中藥產品其實有很多可以融入日常生活的機會。但要注意產品多元化,要全面創新,不能產品單一,宣傳也單一。要永遠緊跟市場變化,時刻記住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
廣藥集團董事長李楚源也表示,現在廣藥集團有大南藥、大健康、大商業、大醫療四大業務板塊,正積極培育時尚中藥、健康電商、動物保健、健康金融等四個賦能新業態。廣東與黑龍江南北互補性很強,有很多可待挖掘的合作資源。早在2000年就在大慶設立了藥材種植基地。希望借助龍粵合作的契機,為黑龍江省的醫藥健康產業作出貢獻,通過合作實現雙贏、多贏。
據了解,廣藥集團對大慶福瑞邦旗下瑞格制藥的雙黃連口服液和大慶板藍根產業十分關注,希望在大慶投資10億元~20億元建設全國最大的雙黃連口服液生產基地,生產規模將由現在的4億支擴增到30億支。同時,廣藥集團還計劃在大慶建設板藍根等中藥材提取生產線。
觀念變,格局新。人常雲,先行廣東,其命維新。面對廣藥集團這個世界500強企業,黑龍江人也希望借助其布局龍江的機會,讓『時尚中藥』等發展理念在龍江醫藥產業中激起千層浪,拓展龍江醫藥企業發展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