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6日訊 (記者 許諾 霍梟涵 楊帆)近日,『看龍江謀發展』全國重點網絡媒體龍江行活動來到百年秋林裡道斯文博館,領略老字號在哈爾濱的發展歷程,文博館中,30餘名記者認真聆聽著這個百年企業的品牌故事,在文化的熏陶中對龍江老味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百年中東鐵路史百年哈爾濱紅腸史
1900年,隨著中東鐵路的修建,大批俄國及歐洲僑民移居哈爾濱。同時伊萬·亞闊列維奇·秋林為適應眾多歐洲僑民的口味,將秋林裡道斯紅腸、秋林格瓦斯飲料、秋林糖果等俄式傳統技藝引入哈爾濱。
經典老味道,離不開老一輩付出的心血
仲兆敏任廠長以來,通過對百年前俄式傳統工藝的整理和發揚,加之資深的老技師不斷精進工藝流程,規范總結出紅腸制造的25道工序。其中包括,堅持嚴格選用優質冷卻排酸豬、牛肉為原料,必須經過硬雜木兩次烤制,並確立了『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入廠,不合格的產成品不出廠』的質量原則,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成就了今天風味獨特而正宗的裡道斯紅腸:標志性的濃郁熏香、細膩彈牙的豐富口感以及回味無窮的肉香蒜香。
2006年企業率先開展國企改制,跨入了發展的『快車道』。經過一系列的改革發展,秋林裡道斯現如今坐擁3大生產園區、2個中心、12個子公司,成為『來哈必吃,離哈必帶』的城市名片。

兩代人接棒,燃情百年爐火
裡道斯紅腸的傳承者林珈旭,自擔任哈爾濱秋林裡道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一職起,就立足做『百年老店』。她參與制定了紅腸肉灌行業的生產標准,倡導全行業的規范有序、科學發展;視裡道斯的『匠心』和食安如生命,在食材選取環節,她主動引入第三方權威檢測力量對原材料嚴格把控;強化生產過程管理,大力推行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食品安全體系認證,對25道工序『關鍵控制點』實施嚴格監督管控,,對空氣、冰屑等生產環境的檢驗都細致入微;與哈工大博實合作研發自動化包裝線,在肉灌食品行業首家使用包裝機械手;加大對信息化產業資金投入,打通前端與終端的連接,實現信息化和產業化充分融合。
面對互聯網浪潮,她要求全員擁抱『互聯網+』時代,積極與京東、天貓等電商合作開闢新疆域,她帶領全員紮實推進產品、技術、商業模式創新,加大了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相融合的研發力度,努力開發適合90、00後人群口味的新產品,如『0淀粉』黑椒脆骨腸、休閑產品小Q系列等,使老字號始終能與市場脈搏同頻共振。
嚴格的品質管控和與時俱進的經營思維,使企業先後獲得『中華老字號』、『中國馳名商標』、『中國食品行業最具影響力獎項——七星獎』、『中國肉類食品行業強勢企業』和『首屆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質量獎提名獎』等榮譽稱號;『秋林裡道斯』紅腸技藝、『秋林糖果』和『秋林格瓦斯飲品』先後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品牌因城市而生,城市以品牌為榮,歷經123年風雨的秋林裡道斯與哈爾濱相生相伴,已成為黑龍江的一塊金字招牌。未來,秋林裡道斯將在全球定位公司領導者特勞特的助力下,繼續研發創新產品、謀求消費機遇,以高品質腸類專家的身份鏈接新老消費者,將裡道斯這個百年老字號品牌推進百城,走向全國,爭創成百億產值,千億市值的全國明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