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6日訊 (魏振宏 記者 劉嘉)6月17日是第29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活動主題為『勇擔使命不畏艱辛久久為功努力創造新時代中國防沙治沙新奇跡』。16日,黑龍江省林業和草原局舉辦『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主題宣傳活動。
通過在繁華商業區發放宣傳單、紀念購物袋,組織群眾參與公益簽名及利用電子大屏幕展播、網絡推送小視頻、張貼海報、布置展板等多種形式和手段,向社會公眾普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黑龍江省防沙治沙條例》等法律法規及荒漠化危害,全省沙區現狀、治理成效等常識,大力宣傳齊齊哈爾市龍江縣、泰來縣、大慶市大同區和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防沙治沙典型經驗及取得的成效。
據統計,黑龍江省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齊齊哈爾、大慶市的16個縣(市、區),位於科爾沁沙地邊緣,全省沙化土地面積41.55萬公頃,約佔全省國土面積的0.88%。
1978年,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三北地區建設大型防護林體系,黑龍江省嫩江沙地治理工作發展進入『快車道』。『十三五』以來,黑龍江省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務16.46萬公頃。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始終高度重視防沙治沙工作,堅持和完善政府負責的防沙治沙領導機制,充分發揮發改、財政、自然資源、林草、水利、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人社和氣象等部門單位職能作用,以三北防護林、科爾沁沙地百萬畝治沙造林、保護性耕作等重點工程項目為載體,加大沙化土地治理力度,防沙治沙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全省第四次至第六次連續三次沙化監測結果顯示,全省沙化土地面積減少8.02萬公頃,林草植被持續增加,現有沙化土地植被覆蓋率達68.2%,風沙危害明顯減弱,沙化擴展趨勢得到遏制,沙化程度逐年減輕,沙區社會人均GDP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雙提高,為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和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