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把「有好技術」轉換成「教好技術」,緊跟龍江現代產業振興步伐,不斷攀登技術高峰,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的壯闊實踐中,撰寫出彩人生!』在龍江工匠學院首期培訓開班儀式上,大國工匠、中航工業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數控銑工秦世俊一句句鏗鏘有力的話語仿佛火種,點燃了一線工匠和青年學生技能成纔的決心和信心。
6月26日,黑龍江省數字工匠學院、黑龍江省裝備制造業工匠學院、黑龍江省現代農業工匠學院、黑龍江省生態工匠學院同步掛牌成立,並舉辦首期培訓班。秦世俊、劉伯鳴等460名大國工匠、龍江工匠等優秀產業工人代表齊聚黑龍江職業學院,見證了歷史性時刻。重返校園充電,汲取龍江產業發展前沿技術,優秀產業工人的職業夢想正在這裡啟航。
傳承工匠精神的『新平臺』
作為技能人纔的強基工程、龍江產改的品牌工程,工匠學院緊緊圍繞我省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所需,以『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為宗旨,以提昇產業工人技能水平、鍛造培養工匠人纔、推動職工創新創效為主要職能,將成為我省能工巧匠的搖籃、校企合作的標杆、職業教育的示范,為中國式現代化龍江實踐提供堅實的人纔保障。
工匠學院以『匠心』賦能,將開展弘揚新時代工匠精神理論研究,傳播工匠精神豐富內涵;將職工職業道德、職業操守和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等納入教學課程,組織秦世俊等大國工匠、龍江工匠進課堂;遴選勞模工匠擔任學院實習教師,開設課程為在校生傳授技術技能。
工匠精神是寶貴財富,是新時代的精神指引。『近距離向大國工匠學習,機會太難得了!』『我也會以大國工匠為目標,刻苦學習,勇攀技能高峰。』職業學院學生們心向技能之『星』,對工匠授課滿懷期待。勞模工匠帶來的精神感召和親身引領,必將激勵更多學子走技能成纔、技能報國之路。
高技能人纔的『金搖籃』
當前,我省產業發展迎來新的變革期、創新期,智能制造、雲計算等新技術正逐步運用到生產過程中,培養更多復合型的技能人纔是時代所需,是龍江所喚。
首批四家省級工匠學院緊扣我省『4567』現代產業發展需求,整合職業技術學院教學資源。黑龍江省總工會、省農業水利氣象工會、省林業工會分別與黑龍江職業學院、齊齊哈爾(中國一重)技師學院、黑龍江省農墾職業學院和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簽訂合作協議,圍繞龍江數字工匠、裝備制造工匠、現代農業工匠、林業工匠開展培育。
黑龍江職業學院(省數字工匠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王利文在發言中表示:『我們將以培養省內頂尖國內一流數字工匠為目標,以強化實踐能力為核心,精心組建高水平教師隊伍,打造高標准課程,精心培養數字工匠,打造我省高端數字技能人纔培養基地,為建設數字龍江提供人纔和技術支持。』
培訓由哈工大教授、大國工匠、龍江首席技能大師、企業技術專家等高端師資授課,為參訓學員量身定制了工業機器人、智能制造、農業數字化技術等制造業前沿領域和數字產業亟需的15個實用專業。2023年省總工會擬以定向分配名額的方式,投入專項資金,全年培訓1000人次,為更多基層一線職工提供最優質的工匠教育資源和終身學習機會,為龍江培育更多具有前沿技術的產業工人。
破解技術難題的『攻關站』
我省要打贏全面振興面臨的人纔之戰,打造優質的人纔發展環境極為重要。
省總工會強化政治責任,抓住新時代新征程工會服務中心大局的著力點和關鍵點,支持工匠學院承接市級及以上職工職業技能競賽,建立『競賽、展示、互動、體驗』一體化辦賽模式,進一步完善職工職業技能等級評價體系。研究職業競賽成果推廣應用模式,把技能競賽的理念和標准轉化為技能人纔培養標准和培訓課程,實現競賽成果與教育培訓和技能等級提昇有效銜接。
齊齊哈爾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孫義對於依托工匠學院進一步推進產教融合信心滿滿:『齊齊哈爾市總工會將以工匠學院揭牌為契機,深耕「未來工匠」培育沃土,深化產教融合、產訓融合,大力培養工匠型人纔,成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力軍。』
產教訓融合,競賽與培養同步,讓我省一流工匠人纔成長進步有平臺、技能提昇有渠道、建功立業有舞臺,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產業工人隊伍加速培育,為推動建設『六個龍江』、實現『八個振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激發創新創造的『孵化器』
『衷心感謝省總工會給全省的優秀技能人纔創造非常好的數字化、智能化學習條件,聘請了優秀的教師團隊,緊跟新時代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浪潮,和全省的優秀勞模工匠共同學習提高,我將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工作成果,進一步發揮創新工作室培育創新成果、培養創新人纔、促進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匠星相映,惺惺相惜。在培訓班上,龍江工匠年度人物孟祥志與參訓學員互動交流,分享心得。
近年來,我省深入開展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加大對產業工人創新創效的扶持力度,不斷激發職工創新創造活力。截至目前,省總工會命名省級勞模創新工作室340家,各級工會創建創新工作室2210家,創建跨區域『創新工作室聯盟』23家。聯盟匯集了『創新達人』,使各級各類創新工作室由點成面、聚線成網,成為了解決『卡脖子』難題、助力產業躍昇、企業增效的有力平臺。工匠學院成立後,將瞄准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現代服務業的廣闊領域,推進工匠學院與勞模和工匠人纔創新工作室聯盟的有機結合,聯合開展技術攻關、技能培訓、科學研究和管理創新等活動,推動創新成果的轉化應用,讓職工創新纔智充分湧流。
『首批四家省級工匠學院是我省建設工匠學院的先行先試,我們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完善工作體系、強化示范引領,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將龍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推向深入,努力把我省工匠學院打造成技術人纔賦能成長的發力點,建設成全國一流工匠學院。』黑龍江省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省總工會將繼續加大扶持力度,高標准、高起點推動建設省、市、產業、企業四級工匠學院,以此為契機,積極探索龍江技能人纔培養新模式,培育現代化人力資源,進一步夯實龍江產業振興的高技能人纔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