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地區是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系列報道《攜手長三角奮起龍江潮》,聚焦長三角地區的龍頭企業深度參與黑龍江『4567』現代產業體系構建,與龍江攜手發展的火熱實踐。先來看上海和浙江的頭部能源企業,借力龍江充沛的資源,努力做好現代能源經濟文章,為綠色發展賦能。

在大慶市肇源縣寧波東方日昇100兆瓦平價光伏項目現場,21萬多塊光伏板在太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如同一片藍色海洋。這裡每天的發電量是70萬度,可滿足14萬個三口之家一天的用電需求。項目在2021年12月23日並網發電,截至目前,發電量達到2.7億度,營業收入1.1億元。

東方日昇(寧波)電力開發有限公司駐肇源項目經理武斌介紹,黑龍江可利用的土地比較多,尤其像現在所建設這個項目是鹽鹼地,用了5000畝,再加上每年有效日照時長為1600小時左右,屬於優質資源。

優異的自然資源吸引企業落地,優良的營商環境助力企業發展。項目落地後,肇源縣政府成立了專班,一對一為企業服務。企業東北區總經理劉鵬至今還清晰的記得,當時近11家部門同時開會,統一研究、統一協調,需要的大部分手續在一周之內全都辦齊了。項目也僅用了七個月就達產見效,創造了企業建設同類項目周期最短的紀錄。

東方日昇(寧波)電力開發有限公司東北區總經理劉鵬說:『我們是作為一個南方的姑娘嫁到了北方來,北方的婆家熱情地接納了我們,和我們在一起謀劃著拓展,擴大我們之間的合作,以及共同去經營我們最初所想營造的家庭氛圍。光伏的二期150兆瓦平價發電項目也在設計、選址、規劃階段。』

能實現『有光就有電』的,還有被稱為『牆上油田』的碲化鎘薄膜發電玻璃。來自上海的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在佳木斯市投資建設了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建成了東北地區首條碲化鎘發電玻璃生產線。如今在企業生產車間,機械手臂穿梭忙碌,一片片碲化鎘弱光發電玻璃在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線上制作完成。作為高科技新型建築材料,碲化鎘弱光發電玻璃既能導電又能發電,還有著比普通玻璃更高的強度。正式投產不到一年時間,企業已累計簽約項目金額超三千六百萬元,超出了預期。

佳木斯高新區項目管理部負責人郭偉表示:『以店小二式的精神對項目進行靠前服務,項目落地之後成立專班,專人負責對項目全流程進行靠前服務。』

佳木斯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志海介紹說:『當地政府制作了所有政策的匯編手冊,來告訴我們哪一項政策企業能夠享受。比如說我們剛剛結束的數字車間申報,直接給企業帶來200萬補貼,企業如沐春風地感受到了政策的支持和營商環境的改變,黑龍江真的是一塊投資沃土,希望能有更多企業來黑龍江投資建設。』

近年來,長三角地區江浙滬皖等地的企業在黑龍江能源產業領域的簽約合同金額已達40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