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國各地陸續進入『三伏天』的『火爐』模式,『哪涼快去哪』成為大家暑期旅游的首要考量因素。綏芬河因得天獨厚自然的生態環境,超過79%的森林覆蓋率,夏季平均氣溫22.5℃,毫無意外的『火熱』出圈,成為眾多游客的避暑游首選。
今年以來,綏芬河市共接待游客86.7萬人次,其中接待國內游客61.2萬人次,鐵路發送旅客29萬人次,同比增長418%。接待進出境游客15.56萬人次,同比增長463.3%,其中入境7.49萬人次,同比增長442.2%,出境8.07萬人次,同比增長484.4%,實現旅游收入約4.5億元。

口岸避暑游,文化添特色
暑期以來,綏芬河市文旅局以『涼』字破題,擦亮『中國天然氧吧』『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十佳宜居縣』金字招牌,打造文化+旅游業態模式,積極發揮文化演藝的牽引帶動作用,使之成為文旅融合發展新動力、文旅消費新場景,強勢推出『心'綏'我動暢游邊城2023年綏芬河市夏季文旅消費季』系列活動,並設計出『紅色之旅』『浪漫之旅』『口岸觀光之旅』『美麗鄉村休閑之旅』四條清涼旅游路線,以清涼為柬,誠邀八方賓客,通過常態化開展中俄文藝演出、歌舞表演、藝術展覽等活動,讓游客既能享受中俄交融的藝術氛圍,也能感受到人間煙火的暖心溫情,吸引著更多人走進綏芬河、了解綏芬河、愛上綏芬河。
來自廣東的游客陳旭先生說:『想不到綏芬河在入伏的第一天,氣溫居然只有16度,我穿著外套,吃著文創冰棍,看著中俄文藝演出,在這裡真是過了一次從來沒有體驗過的夏天。』


旅游『氧』生地 游客慕名來
夏日炎炎,在青山綠水之間享受大自然帶來的清涼是很多游客的選擇。綏芬河山在城中,城在林中,綠色映滿了整個城市,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超過345天,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3000個以上,游客在這個『生態大氧吧』可以盡情吸收『空氣維他命』,愜意地待在室外,在這天然的『空調房』享受清涼。
創新發展生態+旅游模式,省級旅游度假區——天長山旅游度假區依托秀美的生態資源和『天長地久』的人文主題,借助國家4A級愛情谷景區,打造集高端接待、高級餐飲、養生度假、休閑娛樂為一體的自駕游、自助游、房車露營宿營地為一體的旅游度假區。在專門用於舉辦篝火晚會的小型廣場,游客可以品嘗到俄羅斯大肉串,露天觀看俄羅斯舞蹈,感受神秘又浪漫的口岸風情。在這裡,漫步樺林體驗秘境,晨起遠眺雲卷雲舒,夜觀繁星心曠神怡,品嘗俄餐滿足味蕾,一切煩惱喧囂,宛如天外流沙了無痕跡,是說走就走、夢寐以求的詩和遠方。
來自江西的71歲自駕游車主臣曙光,在醫生崗位上退休後,就買了一輛房車,想沿著邊境線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在綏芬河待了3天後,給他的感受頗深。臣曙光說:『這裡溫度很好,是很適宜避暑的地方,我們南方現在很熱,這裡很涼快,春秋裝,早晚更涼爽,晚上還得蓋被子,是適宜避暑的勝地。』


借『賽』推清涼 刮起體育風
在夏季國內體育賽事大都進入『休眠』之時,綏芬河市文旅局另闢蹊徑,構建體育加旅游產業體系,打造夏季系列體育賽事,借力『涼』資源,先後承辦和開展『中國小籃球聯賽系列活動·黑龍江省小籃球聯賽(綏芬河賽區)』『黑龍江省中俄體育交流周活動暨綏芬河市第七屆中俄體育大會國際射箭邀請賽、第四屆中俄青少年籃球邀請賽』等系列體育避暑游賽事,刮起了體育避暑旅游風,吸引了全國各地體育愛好者湧入綏芬河避暑並參加體育賽事。同時還組織開展文旅促消費活動,針對學生和教練等客戶群體推出不同的旅游產品和優惠政策,從而帶動了餐飲、賓館、商超等全方位發展,有時甚至賓館出現『一房難求』的盛況。清涼的氣候和火熱的賽事也吸引了廣東、浙江等地體育協會的目光,紛紛將綏芬河作為賽事訓練和比賽基地。這個夏天,綏芬河全城『涼』風習習,氣候宜人,體育旅游卻『火』力十足、活力滿滿。
來自廣東的李帥被綏芬河的這份清涼盛意所折服,他說:『來綏芬河參加比賽一是為了避暑,二是為了與俄羅斯運動員同臺競技,提高自己的競技水平。不過相比比賽成績,我更在意的是這份涼爽。』(文:高研 圖:張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