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仁東村 黨員領著村民乾 乾群同心奔富路
2023-07-25 09:25:3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梁金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寒地新型免燒溫室的草莓。

  黑龍江日報7月25日訊 俗話說『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關鍵靠「頭羊」』。基層黨組織如何發揮在實現鄉村振興目標中的戰斗堡壘和前沿陣地作用,黨員乾部怎樣帶領人民群眾走出一條特色的產業振興道路,這些是每個鄉村謀劃發展都繞不開的課題。

  2022年實現集體經濟收入75萬元、集體積累2300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7959元。這是海倫市東風鎮仁東村通過創新黨建引領,打造『特色型』經濟交出的鄉村振興答卷。

  『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是仁東村發展的一大特色。』海倫市東風鎮黨委書記金玉亮介紹,仁東村圍繞『寒地黑土黨旗紅』和『先鋒海倫』兩個黨建品牌,創新黨建引領新模式,不斷提昇黨支部的引帶產業發展功能,增強便民服務群眾新動力,打造集耕作采摘、觀光旅游、休閑度假於一體的現代農業園區,走出了一條帶動農民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走進仁東村的現代農業園區,總面積3.9萬平方米的土地被規劃為多功能棚室區、蝦蟹稻養殖區、寒地新型免燒溫室反季草莓采摘區三個區域。在位於園區西部的多功能棚室區內,12棟鋼骨架大棚『各司其職』,大棚中的香瓜、番茄、葡萄等讓整個園區果香四溢。

  金玉亮說,園區內的鮮果可供游客采摘,通過規劃栽種不同種類、不同成熟期的水果,以此延長采摘時間,增加經濟效益。為了能讓游客在冰天雪地的寒冬時節采摘新鮮草莓,園區建起了寒地新型免燒溫室。

  『我們的寒地新型免燒溫室不用一鍬煤、不用一度電,完全靠太陽能提供給棚室草莓生長必須的光和熱。』金玉亮帶著記者在園區南部的寒地新型免燒溫室體驗了草莓采摘,可以想象在白雪皚皚的冬日來此的游客眼中,滿是生機勃勃的鮮紅與碧綠,會是多麼讓人驚嘆和留戀。

  今年,仁東村現代農業園區迎來了『昇級迭代』,仁東村黨支部書記曲偉君與村兩委成員通過細致考察與討論,經村民代表會議通過後,決定對園區進行改建,在棚室內養殖了小龍蝦、河蟹、牛蛙,不僅具有觀賞性而且具有娛樂性,垂釣收入預計年可實現12萬元,養殖牛蛙120萬尾,預計實現收入15萬元,帶動10戶脫貧戶在園區務工,人均收入3000元以上。

  『寒地新型免燒溫室對於我們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經濟增長點。』曲偉君介紹,2023年寒地新型免燒溫室的草莓預計可實現經濟效益36萬元,為了進一步提昇寒地新型免燒溫室的經濟效益,把發展生態觀光農業做強做大,實現農戶和集體雙豐收,仁東村將再建寒地新型免燒溫室發展果類產業,種植櫻桃等果樹品種,帶動更多脫困戶務工實現增收。

  短短一年的時間裡,仁東村現代農業園區從破敗泥濘的黑土中拔地而起,成為村集體經濟增長的重要抓手、村民增收致富的理想園地。每每想起園區初建時的情形,金玉亮和曲偉君總是十分感慨。那時每天早上三四點鍾,他們就會帶著村民開工,工地上沒有乾群之分,只有工友互助。與群眾同吃飯、同勞動,村中黨員乾部身先士卒,不計回報地為村集體奉獻。52歲的王希臣是工地上的一把好手,從瓦工、水泥工一類的專業活,到邊溝硬化、大棚維修的細致活,哪裡需要他就在哪裡;72歲的老黨員徐成主動請纓,騎著三輪車在園區長期義務清理垃圾……乾部群眾打成一片,乾部樹立了威信,群眾增添了動力,作風得到了改善,經濟得到了發展。

  鄉村振興,基層黨員乾部是中堅力量,他們作為基層黨組織的『領頭雁』在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坐在辦公室裡看到的只是問題,到基層之後看到的全是辦法。』

  正確的思路引領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前提。實現鄉村振興,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和科學發展的理念,做到心中有『譜』、手裡有『招』。仁東村通過創新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發展模式,從『一處美』拓展成『一片美』,走在村裡,處處彌漫田園的韻味,處處承載著收獲的喜悅。

責任編輯:李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