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3日訊 (記者 許諾) 日前,黑龍江省疾控中心發布汛期健康科普,針對洪澇災害後的常見問題進行回答。
一問:洪澇災害發生後,為什麼需要進行消毒?
答:洪澇災害發生後,常常會導致許多污水、垃圾、屍體等廢物堆積,這些廢物中存在著病原體如細菌、病毒、寄生蟲等。這些病原體可能通過洪水泛濫的水體、污染的土壤以及空氣傳播,對人們的生命健康構成威脅。因此,進行消毒可以有效地殺滅病原體,防止疾病的傳播。
二問:哪些物品或場所需要進行消毒?
答:洪澇災害發生後,需要對以下物品或場所進行消毒:
①飲用水:由於洪水可能使水源受到污染,因此飲用水必須經過消毒,以確保安全。
②食品和餐具:被洪水浸泡或受到污染的食品和餐具需要進行消毒,以防止細菌、病毒傳播。
③被污染的室內環境:洪水可能將污水、泥沙帶入室內,導致室內環境受到污染,因此需要對室內進行徹底消毒。
④公共場所和設施:如道路、橋梁、醫院、學校等公共場所和設施也需要進行消毒,以防止病原體傳播。
⑤個人物品和衣物:洪澇災害可能會使個人物品和衣物受到污染,因此需要對其進行消毒清洗。
三問:消毒可以完全防止病原體傳播嗎?
答:消毒可以有效地殺滅病原體,減少疾病的傳播風險,但並不能完全防止病原體傳播。因此,在洪澇災害發生後,除了進行消毒外,還需要采取其他預防措施,如保持個人衛生,飲用經過消毒處理的安全水源,避免接觸受污染的物品等,以最大程度上降低疾病傳播的風險。
四問:洪澇災害時常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有哪些?
答:腎綜合征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瘧疾、鼠疫、炭疽、布魯氏菌病等。
五問:餐、飲具怎麼消毒?
答:餐、飲具清洗後首選煮沸消毒,煮沸時間應在15分鍾以上,或使用有效氯250—500mg/L含氯消毒劑浸泡15—30分鍾消毒後,用清水衝洗乾淨。
六問:生活用品怎麼消毒?
答:家具、潔具、辦公用品等清污後,用有效氯250—500mg/L的消毒劑衝洗、擦拭、浸泡方式,作用30分鍾後,再用清水擦拭乾淨。
七問:手和皮膚怎麼消毒?
答:參與災後環境清污、動物屍體處理等工作後均應進行手衛生消毒,可選用含醇或季銨鹽類、過氧化氫類的復合速乾手消毒劑進行隨時消毒;因長時間洪水浸泡造成皮膚紅腫、損傷者應及時就醫,也可用碘伏1000mg/L或其他皮膚消毒劑進行涂抹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