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七下八上』防汛最吃勁的階段。受臺風及降雨影響,黑龍江省多地面臨著嚴峻復雜的防汛形勢。在牡丹江下游的林口縣蓮花鎮,有一名林口『助力鄉村振興千人行動』掛職乾部,連續多日奮戰在防汛一線,和當地乾部、村民一起全力以赴開展搶險救災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他就是東北農業大學派駐林口縣蓮花鎮掛職副鎮長高鵬。
以『迅』應『汛』,打好抗洪搶險『陣地戰』
8月2日起,牡丹江市發生大范圍強降雨,水務和氣象部門先後下發了江河洪水預警和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蓮花鎮地處山區,牡丹江從南至北穿鎮而過。7村1屯沿江分布,鎮內極易發生洪澇災害和地質災害。8月4日一早,正准備下村查看汛情的高鵬突然收到一條轉自省水利廳的緊急短信,短信中表示蓮花水電站水位較昨日上漲3.03米,總出庫流量將由1300立方米每秒增加至2320立方米每秒,這說明水庫將泄洪放水。
蓮花鎮是距離水庫下游最近的鄉鎮,防汛工作已經提到了最高級別!怎麼辦?從收到短信到泄洪只有不到5個小時!時間緊,任務重,高鵬一邊電話調度,一邊奔赴他所聯系的柳樹村,率包村乾部逐戶排查、協調安置,與洪水賽跑。在一小時內,排查出可能遭受洪水威脅的共有58戶、123人。高鵬立即安排村乾部網格化包保,所有人員立刻收拾物品,開始轉移。
柳樹村80多歲的村民李秀賢,身患重病,無法行走,其家人覺得轉移難度較大,抱著僥幸心理想再等一等。高鵬和村乾部反復勸導,說明事態嚴重性,最終成功說服李秀賢老人,並在村乾部和家人幫助下,用擔架將老人轉移到親戚家。經過大家共同努力,柳樹村所有受洪水威脅的人及禽畜、貴重物資全部在規定時間安全轉移,均得到妥善安置。
防患未然,築牢防汛減災『安全堤』
防汛救災第一要義在『防』,防不測、防不及、防不力、防不嚴。5日凌晨1點,柳樹村南口依然人聲鼎沸、燈火通明,2臺推土機、6臺拖拉機、100多名鎮村乾部,大家齊心協力,修築起一條長160米,高0.8米的堤壩,這裡將是柳樹村南部的最後一道防汛屏障。
『堤壩再往南的村民已經全部撤離了,沒想到今年水漲得這麼快,多虧了高鎮長帶領我們提前修壩,要是天亮再乾,就來不及了』,柳樹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寶賢說。
4日晚10時,剛剛完成轉移任務的高鵬在柳樹村村委會與村乾部討論防汛安排時,又接到了泄洪流量可能進一步加大的通知。他立即向上級匯報了情況,並建議在村南頭修築臨時堤壩。由於當時江水距離村子還有100多米遠,3米高,再加上多天連續奮戰讓大家都感到疲憊,有人建議晚上休息,天亮再乾。但高鵬本著『寧聽罵聲,不聽哭聲』的原則,堅持搶前抓早,立即行動。他一邊讓村乾部發動黨員和村民,一邊調派鎮年輕男乾部二十餘人帶物資來支援。村民們聽說鄉鎮乾部連夜參加防汛,紛紛走出家門。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裡,100多人來到村口,大家一起揮鍬、挖土、裝袋、築堤,經過4個小時的奮戰,在村口築起一條村民生命財產保障線。凌晨4點,泄洪量從3500立方米每秒增加到5200立方米每秒,這道連夜築起的堤壩擋住了瞬間而至的洪水,保護了柳樹村人民安全。
晝夜堅守,甘當一方百姓『守護者』
5日上午,泄洪量增至6700立方米每秒,蓮花鎮多處道路被洪水淹沒,全鎮9個村被分成五部分,互相之間無法聯通。此時柳樹村已無法到達,高鵬又被鎮黨委臨時安排到新民村包村。來到新民村,高鵬立刻摸排危險房屋、地質災害點,查看沿江兩岸水情,將已過水低窪路段封閉。
結合江水漲勢和村裡河水倒灌情況,高鵬確定了南北兩頭堵、西放東疏的方案,帶領鎮村乾部冒雨協調挖掘機將村北側原有堤壩進一步加高,和派出所、村民近30人利用沙袋將村南側溝渠堵住,阻止江水倒灌。
考慮到新民村地勢較高,撤離路線安全,高鵬將鎮村乾部分成兩組整夜輪流巡查、值守,並建立了轉移區應轉盡轉、風險區整理待命、安置點專人堅守、轉出人員禁止回流的方案,保證了村內轉移區和風險區人員的安全。立足崗位的嚴看嚴守,換來了全村人的平安。從夜深人靜到晨光熹微,村民順利度過了最危險的時刻。第二天,泄洪量退到了5000以下,新民村進水農戶已退水,此時兩天兩夜只睡了不到3個小時的高鵬終於松了一口氣。
跋山涉水,開拓搶險救援『生命線』
『李書記,鄉親們怎麼樣了?現在江水沒過路面有多深?小型皮筏艇能否安全通過?』這是高鵬每天給柳樹村黨支部書記李寶賢打電話時必問的幾個問題。
蓮花水電站為了盡快騰出庫容,應對即將到來的新一輪臺風『卡努』,泄洪量始終維持在高位5000立方米/秒,柳樹村進出村道路均被江水徹底阻斷。雖然李寶賢一直反饋村內物資充足,但是考慮到村內還有47戶院裡進水,11戶家裡進水,高鵬始終放心不下,希望能夠到村裡實地查看災情。
8日,高鵬和鎮班子成員到柳樹村兩側查看道路情況,發現江水沒過道路已經超過2米,且水流很急,靠大型機械、皮劃艇強行進入的計劃無法實現。有人提出,通過滾禿嶺能走到柳樹村,但是道路十分危險,曾經出現過事故。高鵬當即表示要從此路進村,但鎮主要領導考慮到安全問題堅決不同意。高鵬說:『我必須要去看一下,臺風要來了,作為包村乾部我得看看村裡防汛安排,建立一條外出生命線,確保應對村內突發情況。』看到高鵬態度的堅決,鎮領導同意共同前往柳樹村。
然而,他們走上山路纔發現情況並不樂觀。由於之前的大雨,部分道路積水嚴重,泥濘不堪,車輛通行受阻,而且有的路段旁邊就是陡峭的懸崖,稍有不慎就會有翻車的危險。暴雨導致山上多處樹木倒伏,每走一段他們就需要下車清障、推車。歷經一個小時的艱難跋涉,滿身泥水的四名鎮乾部終於到達了柳樹村。進村後,高鵬第一時間向主要領導申請修墊柳樹村滾禿嶺路段,打通柳樹村唯一的對外生命線。10日,鎮裡組織2臺挖掘機,6臺拖拉機,近40名黨員趕在臺風來臨之前搶修了滾禿嶺路段,將原有1小時的車程縮短到了25分鍾。
有一種責任叫心系百姓,有一種擔當叫情系民生。采訪最後,高鵬又接到了工作電話,作為一名農業大學教師、農學博士,他又帶領乾部投入到了指導農業恢復生產的工作中。正如他在凌晨發在朋友圈裡的那段話:『以汛為令,一個村我們也不掉隊』,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本色,在戰風斗雨中遞交了一份飽含責任與擔當的最美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