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鶴崗
搜 索
興山文旅融合擦亮紅色文化品牌
2023-08-14 10:18:2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尹麗倩 吳樹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興山紅色文化迎來大批參觀游客。

  黑龍江日報8月14日訊 興山區,鶴崗城市始建地、文化發源地、經濟發展伊始地。這裡是鶴崗城市精神血脈傳承的紅色源頭。進入新時代,興山區結合區域特點,充分激活興山紅色基因,重塑革命老區形象,為城市發展聚集精神養分。

  日前,記者來到鶴崗市興山區興山記憶館,這裡記錄著興山的百年變化。走進展館,由青年乾部群體組成的紅色講解員團隊正在講述著紅色故事。

  護建結合,激活紅色基因

  對興山紅色文化資源進行系統性保護和規劃性修建。該區統籌規劃區域內歷史留存和後續修建的紅色資源,在原有的基礎上,建設了大型文化新地標——興山記憶館。該館不斷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聯展,加強與市博物館、城市記憶館溝通學習,完整展示鶴崗及興山發展變遷,對歷史遺留的紅色文化遺產等及時保養和修復,為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深挖內涵,汲取奮進動能,充分挖掘該館『星火相傳繼往開來——從延安到興山』的文化內涵,他們通過豐富珍貴文物和歷史圖片,講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追尋歷史記憶,近距離感受鶴崗光輝的革命歷程,感悟以延安精神為代表的紅色基因在鶴崗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的史實。興山要塞作為『東方馬奇諾』防線之一,是日本侵略我國的罪證,挖掘這一歷史文化內涵,對建設愛國主義教育陣地和培育愛黨愛國新風尚具有重要意義。

  文旅融合,打造特色品牌

  興山區重點結合自身稟賦優勢和轉型特點,以《興山文旅創新融合示范區規劃》為引領,打造百年興山『文旅融合示范區』,推動興山實現三大轉變,推出文旅產業特色品牌。一是從驛站到逸站。以興山要塞、椴樹泉、溫泉、紅綠交織山地型休閑運動康養區為主體,借勢邊臨鶴北森林資源,打造了鶴崗北部山地特色旅游中心。二是從記憶到演繹。以興山煤礦、礦山公園等為主體打造百年興山歷史文化特色主題旅游區。三是從遺產到文產。以飛機房、電影廣場、北山公園等為主體,打造風情城市文化休閑特色游憩區。

  宣教齊抓,強化載體支橕。紅色文化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宣傳推介。該區通過開設專版專欄、拍攝專題片等形式做好宣傳推廣。充分利用紙媒、融媒體中心、微博、微信、網站、短視頻等媒體平臺擴大宣推范圍,大力宣傳紅色文化的新特點、新成績,紮實講好鶴崗歷史故事,切實激活紅色基因的引領力和感召力。

  用VR虛擬遨游、AR互動、手機導覽等技術,推出『紅色雲展』。豐富革命文物展示形式,強化互動融合新體驗。開展『雲端展覽展播』『雲端主題活動』『雲端革命文物展映』等線上宣推,讓紅色文化永不落幕。

  多元並進,延伸產業鏈條

  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把歷史『血脈』和文化『紅色基因』根植於城區發展中,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公眾參與、社會協同的良好局面。該區推進產業融合,在政府引導下,著力打造『五色』經濟,以煤炭產業為重點發展『黑色』經濟;以清潔新能源、綠色食品加工為重點發展『綠色』經濟;以紅色旅游和服務業為重點發展『紅色』經濟;以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和現代化物流產業為重點發展『藍色』經濟;以康養產業為重點發展『銀色』經濟,逐步構建面向中國式現代化新的轉型產業體系。推進區域合作。將興山文旅產業發展融入《鶴崗市全域旅游規劃》中,創新釋放旅游動能,依托『生態鶴崗』旅游品牌,『森林運動、休閑避暑』近郊游線路,『紅色民俗、紅色研學』遠郊游線路,『生態康養、自駕攝影』界江游線路,在『近郊、遠郊、界江』三線多點綜合旅游『打卡地』中發揮興山自身優勢,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協同推進紅色旅游共贏發展。

責任編輯:郭麗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