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21日訊 16日,北大荒集團鶴山農場七彩農業打卡地裡茁壯生長的大豆、玉米和高粱引來參觀者的一片贊嘆,讓人感受到色彩之下豐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初秋時節,站在北大荒的田野裡放眼望去,盡是已經完成抽穗的水稻,豆莢愈發豐滿的大豆和籽粒逐漸金黃的玉米。而在這片豐收在望景象的背後,是北大荒人應用科技、創新機制,從春天就開始對於提高單產的堅持,在夏末秋初對豐產豐收的殷切期望。
豐產第一步:良種打基礎
這幾天,位於北大荒集團八五六農場有限公司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水稻品種展示區內的141個水稻品種都已經結出了一串串綠油油的稻穗。這100多個水稻品種不僅有龍粳31,還有北大荒集團自主研發的龍墾2021、龍墾2020以及龍墾2027。其中,這幾年豐產性、米質表現十分突出的龍墾2021就是八五六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篩選出來適合當地種植的優質米品種,之後推廣為八五六農場主栽優質米水稻品種。
『龍墾2021產量、抗性及米質非常不錯。從八五六農場目前水稻的長勢來看,今年的產量也應該不錯。』北大荒集團八五六農場有限公司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馬磊介紹說,『這些年我們中心累計推廣的品種種植面積達到了1500萬畝,累計生產的水稻750萬噸,平均畝產增收在80元左右,累計為種植戶增收在12億元。』
從1985年到現在,北大荒集團八五六農場有限公司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在35年間,已累計為當地種植戶提供優質水稻品種、高端優質米品種30多個。近年來,八五六農場有限公司通過篩選優良品種、優化農技農藝措施的方式,讓水稻畝產提昇近200斤。
豐產第二步:『綠色』科技做保障
立秋農事忙,稻花正飄香。
在北大荒集團八五三農業股份分公司第九管理區萬畝水稻地頭,每株茁壯成長的水稻都是生物菌劑除草、旱平壟作高效栽培、有機肥替代化肥等一系列節本增效綠色農業新技術的應用成果。
『從去年開始,我家的水稻在農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應用了好幾項新技術,水稻的分?、穗數和穗粒都增加了。我算了一下,去年我家的水稻每畝節本40元,增產85斤。現在看,今年也是一個大豐收。』種植戶張鵬高興地說。
而這些『綠色』農業技術的應用,帶來的不僅僅是產量和效益的提高,更讓生態環境發生了變化。近年來,八五三分公司通過深入實施『強基固本』『綠色發展』『雙控一服務』三大戰略,大力推進『六個替代』『六個全覆蓋』,在大幅提昇了農業發展水平,也保護了黑土和環境。
農業生產方式核心理念的轉變,也已經延伸到八五三分公司現代農業建設的全過程。
『去年,我們八五三分公司實現有機肥替代化肥18萬畝,綠色農藥替代傳統化學農藥80萬畝,沼液沼渣還田10萬畝,集團化運營采購綠色航化藥劑100.2噸,保護性耕作替代傳統翻耕55萬畝,地表水替代地下水19.1萬畝。實現綠色生產全覆蓋,覆蓋面積85.2萬畝,覆蓋率77.59%。同時我們還大力推進綠色農藥統供率,進一步與高校院所合作開展減肥減藥應用示范。』八五三分公司農業生產部部長戴愛國介紹。
僅2023年上半年,北大荒集團就完成造林綠化任務5.77萬畝。目前,集團已認證綠色有機食品面積2710萬畝;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准化生產基地38個、面積860萬畝;有機食品認證面積330萬畝。
豐產第三步:『智慧』農業打輔助
『三分種,七分管』。要想提高單產,就必須在管理上下功夫。但是怎麼管?誰來管?北大荒的智慧農業建設給出了答案。
今年,紅衛農場有限公司在水田植保方面探索應用了變量噴藥除草法,植保無人機通過處方圖對雜草進行識別,根據雜草量調整施藥量,與常規植保方法相比,作業更加精准。
在紅衛農場有限公司智慧農業先行示范區的水稻田裡,一架8槳的農用智能植保機正在離地面3米左右的高度進行低空勻速飛行,對水稻田進行變量除草施藥。全過程精准、高效,盡顯『科技范』。
『去年這個植保機一壺藥40昇,能噴15畝地,今年增加了變量植保技術就能噴20畝地了,關鍵是除草效果也更好了。』紅衛農場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於海銘介紹,今年的智能植保系統相較於以往進行了昇級。通過衛星遙感、多光譜數據,為水田夏管『精准把脈問診』,開出施肥變量『處方圖』,『靶向』給肥,幫助稻田作物營養均衡化生長。解決了之前生產中廣泛應用的,全田一個量、一個配方、一刀切的普惠式植保方式,讓示范區的莊稼實現了按需『吃藥』。
紅衛農場有限公司農業發展部部長李岩介紹,智能變量施藥提高了作業的精准性,而且可以減少用藥量20%以上,實現增產5%以上,畝增效益80元~100元。
近年來,北大荒集團積極推進數字農業、智慧農業建設,越來越多的『黑科技』被應用到農業生產中。啟動建設了三批共28個數字農場試點,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機農藝深度融合,以示范帶動,創新引領探索現代農業發展新高度。圍繞水稻、大豆、玉米、馬鈴薯等主要農作物,在智慧育種、智慧土壤、智慧栽培、智慧氣象、智慧裝備、智慧生產、智慧水利等方面開展關鍵場景應用技術攻關,形成了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數字農業集成應用解決方案。截至目前,建設數字農場核心區示范面積40萬畝,輻射帶動面積800萬畝,全面實現主要農作物耕種管收全覆蓋。
豐產第四步:規模化經營好『錢』景
『這種模式非常好,從這作物良好的長勢中就能看出來,今年又是個豐收年。它不光產量效益有所提昇,而且還很省心,從春播開始基本上就不用我操心,我還能乾點副業增收。』北大荒農業股份八五九分公司第四管理區種植戶孫立國向記者這樣介紹。
今年,八五九分公司學習借鑒『北安模式』,深入推進旱田適度規模化經營,探索水田規模化經營路徑,進一步破解『誰來種地』『地怎麼種』等現實問題,共開展規模化經營面積2.5萬畝。其中,水田5000畝,旱田2萬畝,組建了6個規模家庭農場,包含農戶126戶。走出了一條『農業振興、農戶增收、企業增效』的鄉村振興新道路。
『規模經營我們實現了三個統一,一是統一購買生產資料,既保障了生產資料的質量安全,又具有價格優勢。二是統一機械作業解放勞動力。三是統一銷售,品質好,價格高,為農戶增效,為農場創收。』北大荒農業股份八五九分公司副總經理李建勛說。
集成應用聯合整地、秋起壟秋夾肥、『三五播種法』、適時早播、測土配方施肥、深松放寒、促控結合、航化化控……規模經營後的土地,為先進農業科技的落地和科學化、標准化的生產提供了廣闊的實踐場景,更為全面提昇糧食產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按照目前的長勢來看,在後期沒有特殊情況下,今年規模經營的土地畝產預計能夠提高10%左右。』八五九農業分公司農業生產部工作人員常桂鑫說。
今年,北大荒集團播種面積穩中有增,超出省政府下達指標。全作物、全面積播在高產期,並以高標准夏管為切入點,保障全年農業豐產豐收;以農業標准提昇為切入點,全面推進平衡穩定增產;以『用養結合』為目標,多措並舉推進黑土耕地保護;著力提高單產水平,切實提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示范帶動地方提高單產增加總產,為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昇行動提供有效支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