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搜 索
以『油頭化尾』推動大慶產業昇級
2023-09-12 08:31: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粉料造粒機組。

  生產裝置。

  黑龍江日報9月12日訊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時指出,『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構建具有東北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東北全面振興,根基在實體經濟,關鍵在科技創新,方向是產業昇級。』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宏偉藍圖在東北地區和黑龍江實踐的戰略引領。大慶市立足工業基礎優勢、順應產業變革大勢,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改造昇級傳統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全力做大做強實體經濟。

  從大慶石化到大慶海鼎,每天超過200噸的丙烯原材料經過7公裡的專用金屬管廊,伴隨液態、氣態、固態的多次轉化,最終成為直徑2毫米左右的白色固體顆粒——聚丙烯,裝車發往遼寧、江蘇、福建、廣東等地,甚至漂洋過海到達東南亞,被下游企業加工成醫療用品及塑料餐盒、奶茶杯等日常用品。至此,產自油城大慶的黑色原油完成了從『油頭』到『化尾』的全部生產過程。

  作為大慶第一家『油頭化尾』政策落實的民營企業,大慶海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2021年12月中旬一次試車成功,半個月後開始試生產,當年就實現了行業內少有的試生產即贏利,銷售額達到4.3億元。

  經過一年多的運營,如今的大慶海鼎已經火力全開。『企業的設計產能是年產10萬噸,滿負荷生產可以達到12萬噸,產銷比達到1:1.3左右。』大慶海鼎總經理謝義今年31歲,大慶海鼎從無到有,他幾乎經歷了全部過程。

  2020年4月,為落實『油頭化尾』發展戰略,大慶市政府與中國石油集團大慶石化公司達成一致:將生產過程中副產的丙烯作為原材料留存給地方政府18萬噸,作為招商引資的一個重要條件。

  幾經輾轉,國內聚丙烯行業頗具知名度的徐州海天集團下屬徐州海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承接下其中的8萬噸丙烯原材料,大慶海鼎就此成立。在遵守約定的前提下,大慶石化以丙烯原材料在山東地區的平均價格減去從大慶到山東淄博的運費,即每噸減掉850元後的價格直供大慶海鼎;大慶海鼎在產出成品後,由於成品化學性質發生改變,運輸要求與難度大大降低,不但外運成本下降超過一半,安全性也隨之大大提昇。

  在優越的『油頭化尾』政策和當地項目服務專班和保姆式服務的共同加持下,項目進展神速。50天簽約落地,61天破土動工,495天投產,創下同行業最快建設速度……『小而精』的大慶海鼎不斷創造著行業內的『小奇跡』。

  『落戶大慶這一步我們真的走對了!』謝義重復著這句話。作為來自江蘇的民營企業,對於各種優惠政策與優質服務早都有所見識,但大慶的營商環境還是讓人感到嘆服。

  『今後,我們將聚焦高彈、高透、高抗衝類的高端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謝義說,大慶海鼎正在申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企業即將獲得新的榮譽。

  走進大慶海鼎廠區,藍天下,巨大的石化裝置格外耀眼。謝義手指裝置詳細講解:『大慶石化公司的丙烯原材料通過這條專用管廊單獨輸送到我們的界區,再進入到我們的裝置,液態的丙烯在聚合裝置內進行聚合反應,形成聚丙烯粉末,通過風送進入料倉,拆混之後經過大型混煉機進行進一步加工和造粒,最終形成我們的產品。』

  與室外宏偉的裝置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生產車間內人員格外稀少。企業設備的自動化程度很高,60名一線員工每天四班倒,正常工作就是對照電腦工藝流程圖檢查各種參數和設備巡檢,大量設備除了啟停之外基本不需要人工操作。

  『油頭化尾』全國看龍江,龍江看大慶。謝義感受深刻:『「油頭化尾」的優勢在我看來除了降低原料成本,還因為縮短運輸增加了生產的安全性,而且作為老石油石化工業基地,大慶的相關人纔數量儲備之豐富、素質之優良也為我們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截至目前,已經有來自江蘇、浙江以及上海的4家企業跟隨海鼎來到大慶,准備進行發泡塑料以及塑料改性等下游產品的生產。初步選址完成,只待進一步商定細節後正式簽約。

  而海鼎集團公司更是得益於大慶項目的成功,准備在大慶再建一個150萬噸的烷烴綜合利用項目,一期計劃在2025年投產。三期總投資超過200億元。

責任編輯:郭麗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