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四化四解四到位』訴源治理新格局,依托『三中心一體化』治理體系建設將訴源治理融入『星網式』社會治理大格局。
2023年1月至8月哈爾濱市呼蘭區法院新收各類案件6243件,同比下降13.2%。新收民事一審案件3206件,同比下降18.38%。

『法院+中心』精准融入 打造『融合化』治理格局
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依托呼蘭區『三中心一體化』解紛體系,積極推動司法職能嵌入區域治理格局,打造融合化的解紛體系。
法院視角拓寬社會治理視野
結合司法審判實踐經驗,以法院視角精准分析各類矛盾糾紛的成因,與『三中心』緊密配合,提供多起典型審判實踐案例支持。同時,以『星網』系統科技支橕為載體,對一線矛盾糾紛及時發現、及時調處,共同將基層『末梢』變成治理『前哨』,推動基層治理水平更加法治化、科技化、集約化。
司法智慧融入區域解紛體系主動嵌入呼蘭區綜治中心、網格協調指揮中心、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調解中心『三中心一體化』平臺,關口前置,在中心設立法院窗口,派駐乾警輪流『坐診問病』;與中心共同調處糾紛,提供專業保障、智慧支橕,精准融入『星網式』多元解紛系統。
法治紐帶整合多方解紛力量以星網系統為主要依托,以司法職能為連接紐帶,主動聯合『三中心』、區人大、司法局、勞動局、婦聯、工會、社區等相關職能部門,形成點面結合、縱橫聯動、分層遞進、聚勢賦能的訴源治理新格局,積極構建『非訴解紛靠前、訴非智慧銜接、法院判決兜底』的分層過濾、聯動配套的遞進式多元糾紛化解體系。
『法院+網格』輻射延伸 提供『接地氣』司法服務
通過星網系統『一張網』四級網格,將法院解紛職能延伸至社區、村屯網格,形成網格覆蓋無死角、糾紛調處不延遲、服務下沈零距離的訴源治理新機制。
打造無訟示范『楓景』
積極融入星網系統『網格型』聯動終端構建的共享『服務圈』,突出派出法庭『橋頭堡』的戰略地位,將法院解紛職能延伸至社區、村屯網格,強化『無訟社區(村屯)』建設,提供『接地氣』的司法服務。截至目前,呼蘭區法院共有36名法官與轄區201個社區、村屯建立包聯關系,實現全區全覆蓋。
織密法治服務網格『三中心一體化』網格化管理為基層法庭參與社會治理搭建了載體和平臺,呼蘭法庭深入轄區建設路街道興盛社區,送去『訴訟指導、訴前調解、多元解紛』大禮包;康金法庭邀請人民陪審員、現任及退休村乾部擔任調解員,在轄區佟家村設立訴源治理工作室;二八法庭前往農戶家實地走訪,圓滿的在訴前化解了涉及23戶耕種村民的『整戶消亡』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系列案、涉200餘戶村民的土地補償糾紛,堅守耕地紅線。
開展多維普法活動借助『三中心』強大法律人纔資源庫,邀請解紛中心、司法局、婦聯、民政工作人員,哈爾濱商業大學法學院教師與優秀學生代表共同開展常態化普法進社區、進村屯活動。2023年1月至今,組織各類法治宣傳47場次,發放宣傳資料1500餘份,接受群眾法律諮詢2000餘人次,組織開展的『護春耕』專項司法活動被《中國審判》專題刊載。
『法院+星網』普惠施策 打造『家門口』法院品牌
盯緊群眾『在家門口化解、到家門口化解、進家門口化解、出家門口化解』的實際需求,借助『三中心』星網系統對矛盾糾紛精准發現的科技優勢,持續放大呼蘭法院訴源治理品牌效能。
延伸『星網+法院+專業』鏈條,驅動退休法官優勢加盟
進一步發揮『三中心』高效整合各類解紛力量的資源優勢與退休法官高效化解矛盾糾紛的業務優勢、經驗優勢,掛牌成立全市首家『蕭鄉退休法官訴前調解室』。2023年3月調解室成立至今,調解達成協議申請司法確認、出具調解書等96件、調解撤訴56件,退休法官成為訴前調解的重要力量。
延伸『星網+法院+人大』鏈條,驅動民生糾紛聯調聯治以星網系統多元治理力量為依托,成立『人大代表聯絡站+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工作室』,充分發揮人大代表密切聯系群眾、高效化解矛盾糾紛的重要作用,以『小切口』帶動訴源治理工作多角度、多維度發展。近期,呼蘭法院邀請人大代表對某小區物業糾紛開展大規模聯調,成功調撤33件。
延伸『星網+法院+行業』鏈條,驅動勞動關系規范有序通過星網業務『主腦』、智慧『大腦』,聚焦勞動爭議糾紛痛點堵點難點問題,充分發揮『三中心』、法院、行政部門、仲裁機構、工會、工商聯的職能作用,構建『法院+N』協調聯動機制,在勞動仲裁機構設立『巡回審判點』,暢通案件調裁審銜接渠道,實現勞動仲裁與訴訟程序的有效銜接。過去兩年,呼蘭法院勞動爭議案件訴前調解成功率達到97.01%,經驗做法被最高院和《法治日報》刊發推廣。
延伸『星網+法院+和諧』鏈條,驅動家事糾紛多元化解靈活應用『三中心一體化』社會治理經驗與調解資源,通過設立常駐調解員、開通家事糾紛調處熱線、開通人身安全保護令案件受理『綠色通道』、制發家事糾紛調解告知書、定期追蹤回訪等方式,持續發揮『家事糾紛調解工作站』基層解紛效能。2022年12月建站至今,共接收諮詢、審查立案480餘件,經調解結案及經調解後撤訴共計358件,調解佔比74.5%,達到良好的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