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6日訊(記者 楊帆)為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中發〔2020〕19號)要求,推進中考綜合改革,省教育廳近期發布了《黑龍江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方案(試行)》《黑龍江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工作方案(試行)》《黑龍江省高中階段學校招生改革工作方案(試行)》。為回應社會關切,讓學校、老師、家長和學生了解『新』中考改革,東北網邀請哈爾濱市第113中學校教師辛學文對『新中考』相關內容進行解讀,『本次中考綜合改革出臺的三個方案,體現了新時期黨和國家最新的教育方針和政策,重心落腳在「評價」』。
辛學文說,方案的內涵更加遵循教育發展規律,更尊重學生的成長規律。在評價體系的導向上,落實立德樹人,著眼五育並舉,尤其關注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以及中考和高考改革思路和育人導向的協同性和一致性。
辛學文老師認為,在《黑龍江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工作方案中》中,突顯了上述特點,主要表現在:
體現了全面育人的導向
此方案中,學業水平考試所涵蓋的科目,完全依據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准的學科開設要求進行設置,確保教學和評價的一致性,即教什麼考什麼,學什麼考什麼,目的是引導和促進學校、教師重視所有學科,讓學生在各個學科打好基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用完整的學科,培養完整的人,有效發揮課程整體育人的功能,積極落實素質教育,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
另外,在考試的評價標准中,采取分數+等級的呈現方式,在中考招生中,除了計入招生錄取總成績的學科外,其他學科進行綜合素質評價,達到國家規定的基本教學要求,合格即可,這樣既可以緩解學生學習偏科,又能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
體現了初高中銜接的導向
此方案中,除了體現考試學科的完整性之外,還將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試和外語口語、聽力測試成績計入中考成績,不但在科目設置上與高中的課程相適應,減少偏科偏學,幫助學生建立全面的知識儲備,實現初高中教育的有效銜接,又能在學科內容的連續性和延伸性、思維的邏輯性上與高中保持有機銜接,避免初中教學弱化、增加高中教學的壓力。同時,還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創新素養,為將來適應我省3+1+2的新高考模式、提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推進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有效發力。
『可以說,本次全省中考的綜合改革,無論是科目的調整還是分值的變化,都充分考慮了人本性和教育的規律性,在育人總目標的統領下也兼顧了學段之間的適應性。』辛學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