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9日訊(張冷 記者 葛金鑫)9月29日9時58分,在中華巴洛克街區站舉行了哈爾濱地鐵3號線西北環老道外段開通載客初期運營啟動儀式,一列3號線地鐵從中華巴洛克街區站緩緩駛出,迎來了第一批老道外乘客,標志著哈爾濱地鐵3號線西北環老道外段正式『開門載客』。
哈爾濱地鐵3號線西北環老道外段車站分別為:中華巴洛克街區站、清真寺站、靖宇公園站,正處於老道外的核心。現代化的交通工具,給沿線居民帶來了便捷的出行方式,提昇了老道外區域公共服務配套水平,對於已名氣在外的老道外,將帶來更多的中外游客,增添人氣和無限商機。
走進中華巴洛克街區站,撲面而來的大幅LED顯示屏,展現了『哈爾濱民族工商業龍商文化』的起源:中華巴洛克建築的精髓——雕刻精美的石柱、華麗的拱門和精致的立面;在牌匾、對聯、燈籠映襯下的仿古建築的店面,讓人回憶童年的味道,好似品嘗一口,便會垂涎欲滴。
清真寺地鐵站,則以『民族團結』為主題,結合清真寺的地理環境,整體設計以歐式風格為基調,與時代相融合;現代簡潔的線條與歐式復雜的造型為一體設置,與牆面相呼應的色彩玻璃相配合,增加了車站的文化屬性;尤其是公共區樓梯口的百合圖案,充分表現了哈爾濱這個團結與奮進的多民族城市的歷史文化。
在靖宇公園地鐵站,一組東北抗聯塑像屹立在『白山黑水』間,展現了楊靖宇等抗日英雄艱苦卓絕的戰斗場面。車站利用頂棚抬高空間,繪畫出風雪交加的天氣背景,使用灰藍色色調,柱面上的雪松在雪中順勢而生,通過燈光銜接猶如穿進雲空,所營造的不屈不撓的精神境界,讓人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英雄視死如歸的革命品格。
這些車站的設計、裝修風格與周邊環境緊密地融合在一起,呈現出獨特的韻味。折中主義建築風格,讓人們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藝術品裝飾的文化牆,展示著老道外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讓乘客可以通過乘坐地鐵來一趟『歷史文化旅游』。
『十字+環線』的哈爾濱地鐵線網基本形成,在老道外段開通後,通過多個換乘車站,可以實現主城區的自由接駁出行。
從老道外的三個車站,通過太平橋車站,可以換乘1號線,快速抵達南崗、平房等城區;通過珠江路站,可以換乘2號線,快速抵達香坊、南崗、道裡、松北等城區;通過醫大二院站,可以換乘1號線,快速抵達南崗、平房等城區。明年,3號線西北環全面通車後,從老道外還可以在人民廣場站換乘,去松北、道裡區更加方便。
為了更好地服務中外游客和市民,今年的中秋和國慶,哈爾濱地鐵多項惠民服務重磅推出。
發行地鐵計次票:9月29日開始,實施計次票發行售賣活動,共發行10萬張優惠計次票,在線網各大車站發行。這些車站包括:
——1號線:新疆大街站、黑龍江大學站、和興路站、博物館站、太平橋站
——2號線:江北大學城站、世茂大道站、尚志大街站、省政府站、氣象臺站
——3號線:體育公園站、工農大街站、進鄉街站、會展中心站、油坊街站、清真寺站
線網年內第二次大提速:9月29日起,高峰時段上線列車數增加、運能增加,站停時間、運行周期優化,行車間隔壓縮,2號線由5分10秒壓縮至4分58秒,3號線由6分58秒壓縮至5分58秒,1號線維持3分58秒。
延長運營時間:從9月28日開始至10月6日,為期9天,線網運營時間由22點30分延長至23點。
雙節期間,哈爾濱地鐵還將做好大客流准備,增加13列備用車隨時待命,緩解客流壓力。
城市軌道交通已逐漸成為冰城公共交通的主乾線,地鐵 3號線西北環老道外段開通後,老道外也將加入城市公共交通的大動脈。交通配套設施的昇級,將大大改善老道外居民的出行方式,收獲的是民生的幸福感、和諧度。老道外車站周邊的各種商業文化業態,在這段地鐵開通後還將產生『同城效應』,讓地鐵經濟圈為城市創造新活力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