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毛澤東同志批示學習推廣『楓橋經驗』60周年暨習近平總書記指示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20周年。提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水平立足於預防、調解、法治、基層做到預防在前、調解優先運用法治、就地解決。
將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按照『一要二統三抓實』工作總思路積極推進『四化四解四到位』訴源治理新格局,讓大量矛盾糾紛化在源頭、解在訴前、消在萌芽,實現案結事了政通人和,實現法結與心結雙解,邀請黑龍江法院各中級、基層法院院長談一談他眼中的訴源治理。

黑河中院黨組書記、院長武迎松。
訴源治理有機融合了中國傳統『無訟』文化與現代法治精神,是古為今用的一種社會治理創新,是答好如何『不能成為「訴訟大國」』時代之問的有效路徑,更是人民法院賦能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近年來,黑河法院按照『一要二統三抓實』工作總思路,積極推進『四化四解四到位』訴源治理新格局,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注重加強源頭預防、前端化解和關口把控,切實從源頭上減少訴訟增量。今年上半年,全市法院共新收各類案件17947件,同比下降5.96%,其中新收民商事案件9880件,同比下降18.18%。
多措並舉打造訴前解紛『主陣地』
堅持『四化四解四到位』,全面推行『老法官+人民調解員』的調解工作室模式,將其作為下沈調處糾紛和訴源治理減量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大限度發揮老法官業務過硬、經驗豐富、信任度高等自身優勢作用,推動大量糾紛在訴前得到化解。目前,訴前調解工作室已成為黑河法院多元化解工作的中堅力量,北安法院『雲姐調解室』、嫩江法院『驛法解紛』訴前調解室等訴前調解平臺影響力持續擴大,全市法院訴前調解室年均調處案件量已佔到訴前調解案件總數的90%以上。
乘勢借力壯大多元解紛『朋友圈』
乘勢黑河市制發《網格化服務管理條例》這一全省首部地方性立法的東風,積極融入黑河市網格化基層治理體系,主動對接轄區綜治中心,加強網絡鏈接和通訊聯通,打通與政法單位、社會治理主體以及金融、通信等社會信息資源集聚部門的數據融合渠道。充分發揮智慧平臺的科技賦能作用,與轄區司法所、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工商、住建、勞動仲裁等單位建立線上訴調對接機制,全面推廣遠程視頻調解、在線司法確認、網絡電子送達。全市法院聘請各行業特邀調解組織151家、特邀調解員373名加入人民法院調解平臺,有效增強了多元解紛協同性和聯動效應。
深挖數據架起訴源治理『瞄准鏡』
充分運用司法大數據,深度分析近年來黑河法院審理的案件類型特點、地域分布和產生原因,並提出相關社會治理建議,上半年形成的《司法大數據看黑河——黑河市社會層面涉訴矛盾糾紛分析報告》獲市委書記批示,並轉發各縣(市、區)學習。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深入開展『走訪百家企業、服務振興發展』活動,兩級法院53名院領導包聯走訪全市153家重點企業,持續擴大精准司法服務輻射力。聚焦涉訴行業領域存在的共性問題或制度短板,全市法院就勞動爭議、物業服務合同等涉訴問題向有關政府部門發出司法建議36份,切實推動糾紛由事後處置向事前預防轉變。
建強基礎夯實人民法庭『橋頭堡』
充分發揮人民法庭訴源治理『橋頭堡』功能,不斷深化『楓橋經驗』。健全人民法庭工作績效考核評估體系,制定出臺人民法庭建設工作指引30條措施,從方向指引、組織指引、管理指引等七個方面推進『楓橋式』人民法庭建設。因地制宜創新人民法庭訴前調解模式,北安法院『五位一體』網格化訴源治理體系、愛輝法院訴前調解與速裁一體化機制、孫吳法院『一樞紐、三階段、多網點』訴調對接機制、遜克法院『訴訟服務員』區域管理模式、五大連池法院『龍法和』雲法庭建設等工作成效顯著。深度融入『四所一庭一中心』社會矛盾糾紛化解體系,主動前移解紛關口,積極做好『訴前文章』,打通治理『神經末梢』。全市法院21個人民法庭與轄區15個居民服務社區、31個鄉鎮自治組織開展工作對接,創建『無訟村屯』示范點24個,建立巡回審判點、法官服務站232個,上半年開展巡回審判51次,開展以案說法、送法下鄉等活動65次,有效促進了轄區基層由『少訟少訪』向『無訟無訪』轉變。
訴源治理是一項需要持續發力纔能久久為功的系統性社會工程。下一步,黑河法院將重點抓好以下工作:聚合力,加強多元解紛協作聯動。緊緊依靠地方黨委領導,主動與轄區綜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人民調解組織、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對接,完善信息通報和協調聯動機制,以人民法院調解平臺、移動微法院等為依托,打造『多位一體』矛盾糾紛化解網絡,全面構建『四化四解四到位』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重指導,構建類案聯治工作體系。與行政單位、行業服務機構等建立類案『專審+聯調』機制,通過法院提前參與、指導調解,增強治理合力,高效化解糾紛。針對調處難度較大的類案,探索實行『個案審理示范+廣泛參照調解』解紛模式,實現『審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積極效果。強靶向,下沈社會治理工作重心。充分繼承和發揚巡回審判、現場辦案、以案釋法的『馬錫五審判方式』,將『巡回審判點』或『便民聯系點』在轄區鄉鎮村屯全面鋪開。深入實施『一庭一品』工程,提昇『無訟村屯』實際覆蓋率,推動構建矛盾糾紛化解於前端、裁判履行化解於未執的『訴源+執源』治理雙優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