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鋼鐵駝隊』鋪就『一帶一路』新通途
2023-10-16 13:52: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曼 楚志明 黃旭 曲藝偉 孫英鑫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0月16日訊(王曼 楚志明 黃旭 曲藝偉 記者 孫英鑫)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一帶一路』不僅給共建國家人民帶來福祉,也推動世界向著實現共同繁榮、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願景不斷前進。10年來,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不斷完善班列運行保障機制、提高口岸站運輸能力建設,推動了班列開行數量逐年遞增、貨物品類不斷豐富、運輸貨值成倍增長。

國門。

  絲路迢迢,笛聲嘹亮

  當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濃墨重彩地鋪向世界經濟發展畫卷時,集團公司所屬的三大鐵路口岸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2013年,滿洲裡鐵路口岸率先啟動中歐班列運輸業務,2018年,綏芬河鐵路口岸也相繼開通了中歐班列運輸通道。在今年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之際,同江鐵路口岸開闢了我國中歐班列運輸新通道。至此,中歐班列『東通道』滿洲裡、綏芬河、同江成為我國中歐班列運輸最大的口岸集群,佔全國通行中歐班列口岸數量的一半,中歐班列通行總量接近2.7萬列。

  『鋼鐵駝隊』架起互利金橋,中歐班列開行10年,不僅為歐洲企業共享開放的中國市場提供機會,其從遙遠的歐洲拉回來的機電產品、工業原料、食品等產品,也成為國內產業鏈、供應鏈的有效補充,進一步豐富著中國百姓的生活。目前,經中歐班列東通道出境可通達俄羅斯、波蘭、德國、比利時等13個國家,入境班列主要到達國內哈爾濱、沈陽、西安、南京、鄭州、長沙、成都等60個城市。通行線路由開行初期的1條增至22條,貨物由電器產品擴展到日用百貨、工業機械、金屬、農副產品、木材等12大品類。目前,中歐班列東通道年通行量逾5000列,佔全國鐵路口岸總量的三成,呈連年增長態勢。

  滿洲裡助力中歐班列跑出『加速度』

  滿洲裡鐵路口岸地處中俄蒙三國交界,北接俄羅斯,西鄰蒙古國,是中國濱洲鐵路的終點站,是『歐亞第一大陸橋』重要節點。作為向北開放的『橋頭堡』,中歐班列『東通道』之一的滿洲裡鐵路口岸,與俄鐵後貝加爾站通過兩條寬軌線路和一條准軌線路相連,日均通行中歐班列保持在15.8列左右,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發揮著積極作用。2013年9月30日,滿洲裡站開行首趟中歐班列,10年來,經滿洲裡口岸通行的中歐班列運量約佔全國總量的三成。

  為進一步提昇通道能力,2017年底,濱洲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全線開通運營,百年濱洲鐵路徹底告別了依賴燃油機車的歷史,全面進入電氣化時代。同年,滿洲裡站無聯鎖道岔改造完成,以電腦操控代替人工扳動,提昇了作業效率。2020年,滿洲裡站國際貨場寬、准軌行車場各增加2 條線路,達到了寬、准軌各6條到發線,提高了回程中歐班列接發車能力。同年,集裝箱貨場地面硬化完畢,改善了正面吊搗箱作業環境,提昇效率近20%。2021年寬軌到發場和2022年國際貨場寬、准軌行車場分別增設了3座照明燈橋、80餘盞照明燈,為調車組夜間調車作業夯實安全基礎,全天候的現場作業有效地提高了班列運行效率,加快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經貿往來。

  綏芬河架起走向亞太地區的『黃金通道』

  『百年口岸』綏芬河是國家級一類口岸,與俄羅斯遠東鐵路局格羅迭科沃站接軌,也是『中蒙俄經濟走廊』和俄遠東大開發戰略對接的重要節點,被譽為連接東北亞和走向亞太地區的『黃金通道』。這裡口岸區位優勢獨特,邊貿經濟繁榮,進口貨物主要品類有木材、煤炭、鐵精礦、化肥、集裝箱、糧食等,出口貨物主要為集裝箱、建材、化工、設備等品類。

  綏芬河口岸自2018年8月起,正式開通中歐班列集裝箱運輸業務。5年間,累計通行中歐班列2300餘列,發送貨物210000餘標箱。班列開行數量也不斷攀昇,從開通初期每月1列,到如今每日超過2列;從2018年全年20餘列,到目前單月最高95列,中歐班列通行量連續4年實現兩位數以上增長。其中,2022年增幅達61%,增長率居全國口岸首位。

綏芬河。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深入推進,口岸站換裝運壓力加大,集團公司實施口岸『設施昇級』行動,啟動綏芬河新增集裝箱卸車寬軌線路等9個項目,使該站換裝能力由780車提昇至近1000車。目前,經綏芬河口岸出境的中歐班列已通達歐洲5個國家,入境班列覆蓋國內25個城市,運輸貨物從最初的電器產品擴大到日用百貨、工業機械、農副產品等14大品類,輻射帶動效應日益凸顯。

  哈爾濱國際集裝箱中心站做強樞紐添動力

  作為全路18個集裝箱中心站之一的哈爾濱鐵路國際集裝箱中心站自建站以來,發揮『黑龍江陸海絲綢經濟帶』通道核心作用,打造集運輸、倉儲、集散、通關等功能為一體的『東北地區國際集裝箱物流集散中心』,成為『一帶一路』東部物流大通道的關鍵節點。

中心站。

中心站。

  2015年2月28日,集裝箱中心站發出首趟中歐班列。2015年8月5日,隨著業務的拓展,該中心站開出到韓國釜山的首趟中亞班列。2023年7月23日,55車耐火材料通過集裝箱中心站發往新增開的同江北口岸,經過不斷的探索挖潛,集裝箱中心站由原來的不定期發出班列到現在常態化每周開行一趟中歐班列,截至目前,該站貨物發送量突破52300車,302萬噸。

  8年來,集裝箱中心站從最初的單一貨源品類和發貨方式拓展到散改集、公轉鐵、多式聯運、冷鏈等多元化運輸方式,中歐班列也從最開始的日用品,發展成為機械設備、耐火材料、化工用品、糧食、商品汽車、冷凍食品等品類豐富的專列產品。同時,該中心站發揮場地倉儲空間大的優勢,積極為企業解決臨時倉儲難題,打造以集裝箱中心站為平臺的『倉儲+外運』一條龍運輸服務,降低運輸成本。

  同江構築向北開放新高地

  2023年7月28日,同江鐵路口岸首趟中歐班列順利開行,這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之際,我國開通的第6座中歐班列通行口岸。

  同江鐵路口岸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的松花江與黑龍江匯流處右岸,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鐵路運輸方便快捷,口岸作業效率高。目前同江口岸主要以長沙、沈陽、長春、哈爾濱等地及周邊地區貨源為主,通達歐洲部分國家,貨品涵蓋汽車配件等品類。滿洲裡、綏芬河、同江中歐班列口岸集群的形成,對構築我國向北開放新高地、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同江。

  數字口岸為中歐班列插上『智慧翅膀』

  10年間,隨著科技的進步,各類設備設施也在不斷更新換代。為更好地發揮口岸站及中歐班列『東通道』跨境物流通道的區位優勢,集團公司積極與海關、邊檢等聯檢聯運部門配合,充分利用95306『數字口岸』系統為中歐班列插上『智慧翅膀』。

  2020年初,95306『數字口岸』系統率先在滿洲裡站進行試點,同年7月『數字口岸』系統在全國鐵路各口岸站投入應用。該系統的上線使用實現了鐵路物流數據與海關監管信息的互聯互通及共享共用,使企業貨主足不出戶即可完成海關申報、鐵路流向變更等手續。從申報到海關放行的時間由原來的半天左右縮短至最快只需幾分鍾。

  此外,『俄鐵車輛預報功能』 『作業計劃智能小程序』等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的投用,也極大提高了口岸站作業效率,提高貨物周轉速度。以滿洲裡站開發的『作業計劃智能小程序』為例,該程序將集裝箱作業計劃由過去的人工輸入變為電腦數據智能輸出,准確率達到100%,時間也由過去的1.5小時縮短至2分鍾,作業效率提昇了97.7%。

責任編輯:李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