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0日訊(張旭 趙騫 記者 葛金鑫)10月19日的清晨,中俄邊境口岸滿洲裡早已寒風刺骨。6時20分,一群身著鐵路『電務藍』的隊伍出現在滿洲裡站寬軌到發場的鐵道線旁,他們肩扛手提著各類工具材料,排著整齊的隊伍精神抖擻地沿著鐵道線走來。
作為國家一類鐵路口岸站,滿洲裡站承擔著中國最大陸路口岸滿洲裡口岸的鐵路業務,是國家『一帶一路』建設面向國際合作的重要節點口岸。
從9月17日起,因滿洲裡站寬軌到發場的鐵路信號設備多年『服役』,性能老化,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海拉爾電務段按照大修周期對該站場管轄信號設備進行為期100天的大修施工作業,從而有效提高設備的運用質量,降低設備隱患風險,進一步提昇滿洲裡口岸鐵路運輸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更換道岔難度大、施工安全風險系數高,我們一定要做好安全防護,把控好各關鍵環節。』信號中修車間作業一工隊工長叮囑道。
今年31歲的王旭,是這個車間年齡最大的工長。他在今年夏季施工結束後,按照施工計劃來到了滿洲裡,也是在這個時候他成長為這個工隊的『領頭雁』,每天帶領一群平均年齡僅有26歲的信號工,在這裡綻放青春。
這支臨時組建的團隊,有的來自兄弟單位的新職本科畢業生,有的是從本單位其他車間抽調的青年技術骨乾,幾乎都是90後和00後。由於常年奔波在鐵道線上,突擊各類重大信號施工項目,鍛煉了他們吃苦耐勞、不怕困難的堅強意志。
『天窗開始,大家開始上道作業!』 6時50分,隨著王旭一聲令下,原本寂靜的站場內瞬間人頭攢動,機械聲、口號聲、呼喚應答聲此起彼伏。
突突突……王旭率先帶領本組人員拿起電動扳手,依次松卸轉轍機固定螺絲,麻利地將螺帽與螺杆摘淨。松卸螺栓、拆卸舊轉轍機各連接杆、撤下內部配線等作業一氣呵成。舊的轉轍機拆除安置好以後,王旭又指揮大家安裝新轉轍機及配線,連接杆件,道岔密貼、缺口調整,以及道岔扳動試驗等施工作業項目,作業人員各司其職,忙中有序。
『再調整2毫米,再調整1毫米,好,可以了!』王旭不斷提示著設備調試標准,確保轉轍機運用狀態達到最佳。時間過半,也許是乾得太專心,王旭也似乎忘記了寒冷,隨手摘掉御寒的毛線帽子就放到了一邊,時而彎腰觀察設備運行狀態,時而半跪在堅硬冰冷的砟石上低頭檢查著每一個細小零件並安裝牢固。
『臨線有調車作業,注意躲避列車!』現場防護員孫鵬拿起防護號角用力吹響後大聲喊道。孫鵬在每天六七個小時的作業中,始終機警地站立在作業人員左右,右手持紅旗、左手緊握對講機,因此工友們笑侃他:『孫鵬有「三寶」,紅旗、電臺和號角』。
這群年輕人因鐵路結緣相聚滿洲裡,在國門下展現著自己的青春力量,在蜿蜒向前的鐵軌上追逐著自己的夢想,把這裡作為了他們實現人生價值的新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