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金黃糧滿倉,碩果累累秋收忙。眼下,黑龍江省大田作物收獲工作接近尾聲,各地搶抓農時,確保顆粒歸倉。

在五常市杜家鎮的七一村,一捆捆收割好的水稻被整齊地碼成堆,放在田間地頭,正在進行自然晾曬。摸一下稻子,你會感到它的潮濕度還不錯,伸到裡面,還熱乎乎的。按照這個晾曬程度,再過一周,這些水稻就可以進行研磨加工了。

除了自然晾曬,農業部門還協調了當地400多家糧食加工廠,啟用烘乾設備,解決部分種植戶『曬糧難』『存放難』問題。

五常市億隆米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野:我家一共有六座烘乾塔,這六座烘乾塔就根據老百姓的需求,水稻水分大的情況下,24小時加工,烘乾一遍。

今年8月,受洪水影響,五常市部分水田出現了絕產或減產等情況。災情發生後,當地立刻啟動應急預案,分地塊、分受災程度,搶排田間積水、噴施葉面肥、修復損毀農業設施,最大程度減少受災農業損失。目前,五常市境內的253萬畝水稻已經完成收割工作,進入加工前的晾曬階段。

五常市農業農村局生產股股長張鳴禹:秋收後,我們會通過秸稈翻埋還田、深翻深松等一系列工作,提高土壤地力,確保明年春耕高質量開展。

在青岡縣中和鎮四排六村玉米收割的現場,三臺大型聯合玉米收割機正在收割作業,秸稈撿拾機緊隨其後,收割粉碎一氣呵成。

雖然地裡一片繁忙景象,但農戶們卻十分悠閑,因為土地都托管給了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他們只需安心等待,就有人把玉米送回家,產量還比過去增加了許多。

青岡縣中和鎮四排六村農民遲風祥:我自己種了36畝地,托管之後和沒托管之前比較,多收入5000多塊錢,老百姓相當滿意了。

青岡縣中和鎮四排六村村委會副主任曲景臣:一是保證了質量,二是降低了成本,農民倒出時間可以再打工,又掙一份錢。

生產過程中的所有費用都由合作社先行墊付。

青岡縣中和鎮鎮長劉卓:老百姓從種到收,先期不用投入一分錢。這樣一算,老百姓是非常劃算的。下一步,我們全鎮將繼續推進全程土地托管代耕模式,爭取明年發展到4萬畝以上。

在克東縣寶泉鎮17萬畝集中連片的高標准農田裡,呈現出『大豆搖鈴千裡金』的豐收場景,當地搶抓秋收工作的同時,還同步推進了秋整地作業。

克東縣大海農業合作社機車作業隊長魯子民:現在割黃豆就是深松,緊接著就是翻地,在上凍之前連地深松都整完了。

目前,克東縣的188.5萬畝大田秋收進入高峰期,秋整地工作也同步展開。

克東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高級農藝師溫麗:確保全縣7個鄉鎮都有技術人員隨時進行現場指導,力爭土壤封凍前完成秋整地,使土壤達到待播狀態,為明年的春播生產打下堅實基礎。

農情調度顯示,截至10月20日,全省農作物收獲面積超過2億畝,已經接近九成。其中,大豆基本收獲完畢;水稻進入收尾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