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和農業基地,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多年來,黑龍江築牢國家『五大安全』基石,搶抓發展機遇,釋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動能。
作為邊疆大省,黑龍江擁有2981公裡的漫長邊境線和我國最北、最東點,在持續強邊固防、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興邊富民行動中,全力守好國門。
去年,黑龍江開展『組團式援邊行動』,黑龍江省委組織部選派300多名優秀乾部人纔到全省18個邊境縣(市、區)工作,加強邊境地區乾部和人纔力量,助推當地教育、醫療、產業發展。
漠河市援邊工作隊領隊、漠河市副市長張平偉介紹,漠河市援邊工作隊努力推進北極村景區基礎設施提昇工程等項目,因地制宜指導鄉村旅游發展,推動北極鎮入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

今年1月10日,在漠河市北極村,游客乘坐馬拉爬犁。新華社記者張濤攝
如今黑龍江省邊境地區的教育、醫療、養老等基本公共服務主要指標達到全省平均水平。
受臺風等影響,今年8月,黑龍江局部地區遭遇洪澇災害。面對災情,全省各地通過良種、良法、良技相結合的方式,努力提昇作物單產,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將受災地區的糧食損失補回來。
近日,在黑龍江省牡丹江穆棱市秋糧收獲現場,大型農機在田間往來穿梭,機器轟鳴聲不絕於耳。穆棱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李宜江介紹,穆棱市通過推廣更為科學的抗旱耐澇種植技術和抗倒伏品種,全力克服洪澇災害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
『今年大豆又迎來了大豐收!』看著豐滿的豆莢,黑龍江省虎林市太平村村民耿雙雙滿面笑容地說。為響應國家鼓勵擴種大豆的號召,今年虎林市通過『講政策、精技術、提潛力』調動農民種植大豆積極性,共播種大豆74.18萬畝,入選全國大豆單產提昇整建制推進縣。
興安莽莽,黑水湯湯。東北森林面積、濕地面積、自然保護區佔比均居全國前列,是我國北方的生態安全屏障。視線移到地處小興安嶺的『中國林都』伊春,這裡擁有亞洲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紅松原始林。
今年56歲的黨向民是伊春森工烏馬河林業局有限責任公司烏馬河林場分公司的一名職工。隨著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他從伐木工變成了一名瞭望員。每到防火期,他每天都會爬上22米高的瞭望塔值守。『以前伐木是為國家作貢獻,如今護林更是為國家作貢獻。』黨向民說。

這是今年7月17日拍攝的伊春林區景色。新華社記者劉赫垚攝
能源安全是關系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2003年至今,大慶油田年產油氣當量始終保持在4000萬噸以上,是我國陸上最大油田,發揮著國家能源安全『頂梁柱』的作用。
大慶油田堅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油田首席技術專家伍曉林帶隊攻關,歷經5600多次試驗,實現三次采油技術重大突破,大慶油田采收率在二次采油技術基礎上提高14至20個百分點。如今,更前沿的四次采油技術在大慶油田實現地質認識、驅油機理等多方面突破。
目前,大慶油田建成全球規模較大的三次采油生產基地,創造了領先世界的陸相砂岩油田開發技術,正在努力建設百年油田。
作為傳統老工業基地,黑龍江把轉方式調結構作為振興發展的重中之重,強化穩增長政策措施,提振市場信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重點產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工大衛星5G通信試驗衛星研制並成功發射入軌,商業衛星覆蓋國內20%的市場份額;雷達、半導體材料、激光通信、傳感器等達到國內一流水平……黑龍江省工信廳副廳長王毅表示,黑龍江致力於將資源優勢、生態優勢、科研優勢、產業優勢、區位優勢轉化為產業振興發展的新動能。
未來,黑龍江省將努力扛起維護國家『五大安全』的政治責任,朝著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的方向奮力前行。(來 源: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