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1月6日訊『這兩天降溫,夜裡室外溫度低於-10℃,但我家的新建房裡暖暖的。』坐在溫熱的火炕上,延壽縣安山鄉光明村受災村民王延富滿臉笑意。他說,新房裡的火炕搭建得特別好,燒點柴火就熱上來了,房子還加了保溫層,比原來的房子好多了。
全力以赴確保受災群眾安全溫暖過冬,哈爾濱市受災地區按時限、按標准,高質量推進因災受損房屋的重建維修,讓受災群眾在入冬前住進了暖屋子。
『我們結合省市縣相關方案和實施意見,征求受災群眾意願,發揮政策支持作用,盡量快速完成受災戶房屋重建任務。』延壽縣安山鄉光明村黨支部書記王雙龍說,王延富遞交的申報材料,3天就完成審批,從開工建設到新房入住只用了21天。
『十一前我就住進了新房,鄉村乾部幫我監督工程質量,既有速度、又有溫度,我心裡非常感動。』因腿部傷殘喪失勞動能力的王延富是低保戶,他沒想到受災後不到兩個月就能住進新房。隨著冬天腳步的臨近,溫暖的新房讓他心裡特別踏實。
帶著感情和責任,尚志市全力推動災後恢復重建,截至10月10日,全部完成因災受損房屋的修繕重建。記者在受災較重的老街基鄉龍王廟村看到,受災群眾新建房的院落裡碼起了柴垛,屋頂冒起了炊煙。
『房子牆體和房頂都加了保溫板,屋裡不僅鋪了地暖,還增加了白鋼鍋爐,現在用煤、用電、用柴火都可以取暖。這幾天降溫,做飯燒炕就夠用了,屋裡特別暖和。』村民趙志山身體不好,特別害怕著涼。他興奮地說,住上這樣的房子,可以溫暖過冬了,再也不用擔心了。
龍王廟村黨支部書記郭洪友告訴記者,全村共8戶村民的房屋需重建,目前都已完工入住;160餘戶村民的房屋修繕在9月底前已全部結束。受災群眾自願申請,有的選擇代建,有的選擇自建,村裡力爭讓群眾省心省事,幫助推薦有資質的施工隊伍,降成本、保進度,讓群眾心裡托底。
『我家選擇由施工隊代建,他們每天讓我們到現場,隨時跟我們商量各環節的施工方案,向我們征求房屋基礎、房梁及內部結構的個性化需求。針對新需求再按圖紙進行調整,我們非常滿意。』趙志山說,施工隊發現他家房子處在風口上,還特意進行了防風加固,讓新房更加穩固。
把災後恢復重建作為最緊迫的民生工程,五常市高標准快節奏推進因災損毀住房的修繕重建,盡力把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辦好。
『我們自己選的建築材料,村裡幫我們對接購買,啥心都不用操。新房地基牢固,牆體厚重,不僅上了保溫板,還鋪了地熱。這幾天搬進新房就開始燒炕,室內溫度高,正好也可以給新房子散散潮氣,住著更舒適。』五常市民樂朝鮮族鄉振興村村民呂晶快人快語,各級政府以及村裡大力支持,新房如期入住,她覺得特別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