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1月20日訊 今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省視察時強調:『當好國家糧食穩產保供「壓艙石」,是東北的首要擔當。』要求黑龍江『堅持現代農業發展方向,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統籌推進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省農業農村廳黨組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堅持將發展『四個農業』作為建好建強國家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的重要突破口,持續深化解放思想,通過『學案例、找差距、建機制、辦實事』,全面增強改革創新意識、市場意識、營商環境意識、晉位爭先意識和質量效率意識,以思想『破冰』推動建設品牌農業大省,著力構建以『黑土優品』為龍頭、區域公用品牌為引領、農業企業品牌為支橕、農產品品牌為基礎的『1141』農業品牌體系,走出了一條品牌農業發展之路。
堅持以資源優勢為依托,大力實施品牌強農戰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農業品牌建設,將其作為首位工程,省委書記許勤、省長梁惠玲親自部署推動,成立品牌農業工作專班,舉全省之力做大做強農業品牌。省農業農村廳印發《黑龍江省品牌農業建設工作方案》《黑龍江省『黑土優品』農業品牌標識管理辦法(試行)》,將做大做強品牌農業作為建設現代農業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有力抓手,努力擦亮寒地黑土、綠色生態的鮮明底色,發揮物產豐富、多元供給的稟賦優勢,有力推動優質糧食、現代畜牧、生態林下、寒地果蔬、冷水漁業和特色農業六大產業加快發展,嬰幼兒配方奶粉、食用菌鮮品總產量位居全國前列。通過抓好品牌整合,強化品牌營銷,全力叫響『更優、更綠、更香、更安全』龍江農產品『金字招牌』,全省共有378家企業的923款產品獲得『黑土優品』標識授權,推動形成創品牌、管品牌、護品牌、強品牌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切實推動黑龍江由大糧倉變成綠色糧倉、綠色菜園、綠色廚房。
堅持以大食物觀為重點,全力打造高品質生產基地。品質鑄就品牌,品牌贏得未來。黑龍江在發展綠色生態食品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坐擁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准化生產基地面積6845.5萬畝,綠色食品加工企業1213家,綠色食品認證數量3713個,居全國前列。省農業農村廳錨定全國綠色食品第一大省的戰略定位,努力把資源優勢、生態優勢、科研優勢、產業優勢、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堅持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業結合、動物植物微生物並舉的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全力建設國家粳稻口糧、玉米優質糧源、大豆油料作物、中高端肉蛋奶、生態森林食品、寒地果蔬、冷水魚產品、食用菌和特色農產品等9大生產供應基地,形成總量超1億噸農產品供給能力,奮力打造踐行『大食物觀』先行地。
堅持以黑土優品為統領,加力建設農業品牌體系。整合黑土農耕文化、龍江歷史風貌和現代科技元素,創建、發布省級優質農業品牌『黑土優品』,推動形成以『黑土優品』品牌為統領,10大品類為重點,40個區域公用品牌為支橕,100個領軍農業企業品牌唱主角的『1141』農業品牌體系,打造最有公信力、最有權威性、最有價值的龍江農業品牌新生態。黑龍江省10個地理標志產品品牌價值評價總額達1880億元。其中,『五常大米』品牌價值713.10億元,在全國農產品排行榜中位列第一。北大荒、飛鶴等14個品牌入選『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五常大米、東寧黑木耳、黑河大豆、虎林椴樹蜜入選全國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名單,步入品牌建設快車道。
堅持以營銷賦能為動力,著力提昇品牌市場影響力。不斷創新營銷方式和消費場景。在央視《新聞聯播》前投放『黑土優品』宣傳片。先後組織參加綠博會、大米節、豐收節、冷水魚冬捕季、中國品牌日(上海)、龍粵合作交流會(廣州)、第七屆中國品牌發展論壇(北京)、中國農業品牌創新發展大會(北京)、2023脫貧地區農副產品產銷對接會、第七屆中國-俄羅斯博覽會、第十三屆中俄文化大集、2023香港美食博覽會、第五屆世界農業食品博覽會、中國-東北亞博覽會等36場重大活動和展會,設立『黑土優品』特裝展區,舉辦主題推介會,集中宣傳推廣『黑土優品』。大型展會活動已經成為展示宣推『黑土優品』的重要窗口。謀劃建設『黑土優品』展示運營中心,在主銷區建立『黑土優品』展館、專營店。通過拓展多元營銷渠道、持續提昇龍江優質農產品品牌價值,龍江好物正走向大市場、賣出大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