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黑龍江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加快推動發展方式轉型,讓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橕龍江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

盡管冬季的林都伊春寒風凜凜,但卻無法阻擋攝影發燒友們捕捉美景的熱情。李衛東常年在各處濕地拍攝鳥類,今年,十多只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頭鶴在伊春新青國家濕地公園安了家,他也成了這裡的常客。


今年十月,伊春市獲評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目前,當地已經劃定生態保護紅線1.52萬平方公裡,完成森林濕地保護修復綜合治理項目19.34萬畝,小興安嶺林區野生動植物數量持續增加。
放眼全國,黑龍江省森林面積居全國第3位,12處濕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居全國第1位。今年以來,黑龍江從南向北鋪林造綠,累計完成營造林近130萬畝,完成草原生態修復治理21萬畝。

黑龍江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宋國忠表示,2024年將實施人工造林8.81萬畝、退化林修復16.6萬畝,草原生態修復治理24萬畝,退化濕地修復0.5萬畝,全力防范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災,堅決築牢祖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
森林是集水庫、糧庫、錢庫、碳庫於一身的大寶庫。增綠就是增優勢、護林就是護財富。在北極漠河,林下經濟和旅游業兩業並舉,北國邊塞風光、冰雪資源正為鄉親們帶來源源不斷的收入。進入11月以來,漠河迎來冰雪旅游黃金季。絡繹不絕的南方游客來到這裡,賞冰玩雪。

廣東游客碧娟說:『到這的第一天就在雪上面打滾了,特別刺激,很喜歡雪。一到冬天我們就特別向往黑龍江。』
漠河北極村民宿經營者史瑞娟表示,現在的客人諮詢量也非常大,諮詢十二月份、一月份和過年期間的客人特別多。

今年以來,漠河優良空氣天數比例達到100%,地表水、飲用水達標率100%。今年10月,生態環境部命名漠河市為第七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大興安嶺地區漠河生態環境局局長艾立軍說:『持續打通綠水青山、冰天雪地與金山銀山雙向轉換通道,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生態財富轉變為經濟財富。』
為讓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景更美,黑龍江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2022年,黑龍江省地表水優良水體比例達81.3%,松花江乾流國控斷面水質歷史上首次全部達到Ⅲ類。今年前10個月,全省優良天數比例為93.1%,優於全國平均值8個百分點。
黑龍江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主任劉士奇:『堅持精准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標准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持續改善全省的生態環境質量,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綠色低碳發展是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黑龍江加快構建具有龍江優勢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綠色環保產業成長為支柱型產業。目前,已成功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65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4個、綠色設計產品24個,綠色園區1個。
大森林、大濕地、大湖泊、大界江、大冰雪,黑龍江正在全力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實踐地』,加快推動綠色轉型發展為美麗中國建設作出更多的龍江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