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黑龍江省工業基礎雄厚,通過持續推進創新驅動、攻關核心技術,讓『大國重器』更『硬氣』,彰顯實力有底氣。

燃氣輪機是工業制造領域皇冠上的明珠,在中國船舶第七?三研究所,一臺25MW的燃氣輪機發電機組開啟後,可以滿足一座擁有50萬居民城鎮的生活用電。

燃氣輪機發電機組的結構極為復雜,加工精度至少要達到0.01毫米。在十年前,機組出現了震動問題,幾萬個零件需要逐一排查,檢修難度可想而知,經過三年不間斷的摸索和檢查,不僅發動機實現了技術自主可控,車載集成技術也有了新突破。

用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三研究所所長林楓的話說,目前除了歐美之外,他們是唯一能夠實現,這麼大功率車載發電的供應商,裝備已經實現了市場批量供貨,大膽突破技術瓶頸,敢於和國際頂尖水平『掰手腕』,這份底氣就來自持續不斷的創新。

在東北輕合金公司,全國技術能手畢蒼兆和他的團隊正在對一項關鍵技術昇級做總結,某飛機上使用的鋼材料要換成鋁合金,不僅合金配比參數是個難題,對軋制技術的要求也格外苛刻,無數次的試驗和孜孜不倦的研學,終於將材料厚度從最初的3毫米做到了0.3毫米。

70年來,東輕公司產品品類已發展到5700多個品種、23000多個規格,成為以超大規格板帶材、高端擠壓材等,為核心的多領域綜合性,高精尖鋁鎂合金生產基地。

黑龍江厚重的工業底蘊不僅孕育了,中國一重、哈電集團等一批,『大國重器』裝備制造業領軍企業,這些企業還通過不斷加強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夯實了國家重大裝備制造的基石。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力力說:『黑龍江省在發展裝備制造業的過程中,運用人工智能、5G、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對傳統裝備制造業進行優化和昇級,一大批龍江創造的科技產品破解了技術瓶頸,有效支橕了國家重大項目建設需求,維護了產業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