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萬裡興安景色如畫』答卷這樣繪就
2023-11-29 08:00:5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常龍 張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1月29日訊 近日,大興安嶺地區榮獲生態環境部第七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稱號。

  為何能獲得這一全國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最高榮譽?先看一組數字:

  連續5年無重污染天氣發生,實現秸稈禁燒『零火點』,空氣優良天數比例99.5%。

  地表水國控斷面水質全部達到或好於Ⅲ類水體;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無劣Ⅴ類、黑臭水體。

  全區土壤安全利用率達到100%,實現城鄉垃圾、污水一體化處理全覆蓋,人居環境整治走在全省前列。行政區域內漠河市、塔河縣、呼瑪縣先後獲得全國第四批、第五批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稱號。

  蟬聲不到興安嶺、雲冷風清暑自收。總面積8.3萬平方公裡的大興安嶺,區內建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8個,數量和規模均居全省第一位。濕地面積153萬多公頃,其中南瓮河濕地是我國唯一的寒溫帶島狀林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全區大小河流500多條,是黑龍江和嫩江源頭,被譽為『龍江水塔』。空氣中每立方厘米負氧離子含量4.8萬~5萬個,比世衛組織清新空氣標准高38倍,是名副其實的天然大氧吧。

  近年來,大興安嶺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相統一,推動生態高顏值與發展高質量協同並進,書寫了『萬裡興安景色如畫』的漂亮答卷。

  生態興則文明興,良好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與健康的基礎,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大興安嶺地委、行署全面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創建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作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高水平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總抓手和重要載體,全面實施『生態立區、綠色崛起』強區戰略,打響『六大保衛戰』,吹響維護生態安全的『集結號』。以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實踐地為目標,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在生態建設上謀求新突破,促進綠色經濟再上新臺階,鞏固提昇七個生態主導型產業,加速推進『雙寒』產業,打造中藥材、綠色食品加工等低碳工業集群發展。

  大興安嶺積極實施『全域旅游』發展戰略,按照『一核三線五區』旅游空間發展布局,依托大森林、大界江、大濕地、大冰雪、大氧吧等稀缺資源要素,整合鄂倫春、鮮卑祖源等少數民族文化,加快文旅產業集聚,促進『神州北極·大美興安』旅游全要素布局,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多元化的旅游業態群。進一步擴大『中國最佳生態旅游目的地』和『中國低碳旅游示范區』等旅游名片的影響力,真正實現生態保護與生態經濟雙翼齊飛。

  今年以來,該地區強化頂層設計,科學擘畫林區生態藍圖,以『領導責任、工作推進、考核評價、督導問責』四個體系推動工作落實,統領生態制度、生態安全、生態空間、生態經濟、生態生活、生態文化六大體系建設,深入推動生態旅游、現代生態農業、寒地生物等特色產業健康發展。探索建立數字智慧生態文明平臺,實現生態保護修復、生態環境監管和生態產品價值數字賦能,打造全國數字生態文明先行區。深度融入國家『雙碳』目標布局,堅持林長、河長、田長『三長制』一起落,防火、保護、培育和治理『四個環節』一起抓,全力守護好這片彌足珍貴的森林資源,努力創造更多更充實的綠色福利和生態福祉。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踏步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這一新起點,大興安嶺正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謀劃推進『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雙向轉換,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成為八萬裡巍巍興安最鮮明的特質、最靚麗的圖景,努力為美麗中國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