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搜 索
聚焦『群眾小事』 落實『民生大事』 黑龍江省民政部門全力開展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工作
2023-12-10 07:39:4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楊桂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2月10日訊 今年以來,我省民政部門持續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堅持教育實踐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不斷深化能力作風建設,突出推動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民政牽掛·「救」在身邊』龍江社會救助黨建品牌,有力保障了全省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底線。

  今年11月,在民政部、財政部聯合開展的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工作年度績效評價中,我省被評為優秀,位列中部十省份第一名,為我省歷史最好成績。

  一年來,我省不斷強化基本生活救助提質增效,創新推出『單人保』、低保漸退、就業成本扣減、剛性支出扣減、分類施保等政策措施,讓更多困難群眾享受改革發展成果。

  在齊齊哈爾市龍沙區南航街道南郊社區,工作人員通過信息核查了解到,轄區居民任先生是二級殘疾,本人無收入,由父母照顧他的日常生活。考慮任先生可能符合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保障標准,工作人員隨即幫助其准備相關申報材料。經過審議和核查申報材料以及家庭經濟狀況後,南航街道當月就將其納入低保。齊齊哈爾市民政局多措並舉強化低保提質增效,城鄉低保和特困供養保障水平實現『十八連增』。

  『12345』熱線、社會救助熱線,成為綏化市困難群眾的『主心骨』。綏化市在全省率先開通『12345』熱線民政社會救助專席,各地公布並暢通183個社會救助熱線,及時回應群眾訴求。綏化市民政局還針對擬退出對象,核實其是否符合低保邊緣、支出型困難家庭條件,根據實際納入相應救助監測范圍,杜絕了『一刀切』現象。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為高效回應群眾急難愁盼,我省在全國率先實施了臨時救助『全省通辦』,先試先行低收入人口審核確認辦法,創新推出『政策供給清單』『政策享有幸福清單』,切實做到弱有所扶、難有所幫、困有所助、應助盡助。

  前不久,富裕縣低保服務中心在動態復核時發現,低保戶李女士患有系統性紅斑狼瘡,需要長期服藥治療,剛性支出費用過大。通過與村裡核實情況後,工作人員重新測算家庭收入,及時為其調高了低保金發放額。

  鶴崗市將社會救助工作納入考核各區黨委和政府的指標體系。市、區兩級財政統籌落實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運用財政一體化系統和惠民資金『一卡通』系統提昇資金監管效能,確保新增困難群眾各類生活補助資金按時足額發放到位,全面提昇社會救助兜底保障能力。

  在蘭西縣,居民登錄黑龍江省政務服務網綏化子平臺,即可提出申請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救助4項救助。蘭西縣推行了臨時救助全省通辦,社會救助全程網辦、掌上辦、指尖辦,實現了困難群眾社會救助『不見面』申請。

  今年7月,省民政廳與17個部門制定《黑龍江省社會救助信息共享和數據利用管理辦法》,推進數據貫通、業務協同,健全低收入人口主動發現、動態監測和救助幫扶機制。

  伊春市強化主動排查精准發現,健全低收入人口監測預警機制。整合市級、縣(區)級、鄉鎮(街道)、村(居)委會、網格五級社會救助工作力量,全面了解困難群眾生活狀況,針對不同困難家庭設計個性化幫扶方案,滿足困難群眾住房救助、就業推薦、社會支持等多種需求,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救助。通過主動排查走訪和數據比對,已將符合條件2446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175人納入特困人員供養范圍。

  前不久,大箐山縣民政局工作人員通過主動排查、入戶走訪發現,朗鄉林業局二道溝林場逄某父母雙亡,無人照顧,行為舉止異常。縣民政局立即聯系縣殘疾人聯合會和朗鄉派出所,幫助找到逄某監護人,入戶為逄某辦理身份證,並為其鑒定殘疾類別和殘疾等級。

  鶴崗市強化主動發現,送政策上門,為低保邊緣家庭中的特殊群體辦理低保多設『路標』。發揮『三站合一』平臺作用,進行網格化排查,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村不漏戶、戶不漏人,確保線上線下核查數據精准一致,共入戶核查困難預警信息300餘條。

  『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暖民心的事辦細、順民意的事辦好』是龍江社會救助的目標。省民政廳社會救助處處長周廣也表示,將著力把黨和政府對困難群眾的關心關愛、時時牽掛,轉化為就在身邊可知可及、高效便捷的社會救助服務。

責任編輯:王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