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德禮滿龍江|第九屆黑龍江省道德模范先進事跡展示——呂建生
2023-12-15 09:58:00 來源:東北網-極光新聞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在祖國版圖最北端漠河北極村裡有這樣一位『堅守初心的光明使者』,他紮根邊疆13年沒有回家過春節,他常年走村串戶,為用戶生產生活提供全方位用電保障,得到了當地政府和廣大電力客戶的高度認可和贊揚,創造了連續13年供電服務『零投訴』、保電巡視『零失誤』的優秀業績。始終秉持『人民電業為人民』的宗旨,打造了供電搶修5分鍾服務圈,練成了電力搶修的『活地圖』,被譽為『北極最強大腦』。他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深入踐行開展學雷鋒志願服務,用愛心搭起了企業與群眾的『連心橋』。他就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黑龍江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勞動模范——國網黑龍江電力大興安嶺供電公司北極村供電所所長、共產黨員呂建生。

  提供暖心的優質服務,就是我的初心和使命。他是保障電力安全穩定運行的『排頭兵』,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優化電力營商環境,推動最北電網民生用電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呂哥,咋感覺我家電壓不太穩呢,您方便過來幫我看一下嗎?』只要接到電話,不管上班還是下班,白天還是黑夜,呂建生從來都是整裝待發、迅速行動。在他的心中工作永遠是第一位的。呂建生說:『我從未關過手機或者是給手機靜音,一有極端惡劣天氣,我就馬上清點好『百寶箱』,拿出『搶修日志』,將電話握在手中,為的就是能隨時奔赴搶修一線。』

  剛到北極村時,為盡快熟悉迷宮一樣分布的住戶位置,呂建生帶著一個本一支筆,在村裡徒步走了整整5天,不僅詳實記錄村內供電線路、電纜走向、設備分布,連全村街道、住戶、商戶、企事業單位坐標位置都標注清楚。13年下來,他把自己練成北極村的『活地圖』,打造了供電搶修5分鍾服務圈,被當地百姓稱贊為『北極最強大腦』。他就像『老黃牛』一樣,勤勤懇懇,始終如一地紮實耕種好屬於他的那份『責任田』,在長期的搶修實踐中,他結合多年實際工作經驗編制了一本『線路搶修指南』,裡面的線路圖均由他親手繪制完成,他用多年實踐經驗扛起了平均每年累計巡線3000多公裡,搶修380餘次,保電40餘次的重任,這一扛,就是13年。13年來,呂建生在保供電和為用戶解難題中,勤於思考、踏實肯乾,從一名普通班組長成長為一名專業領域的技術帶頭人、全能型人纔,也創造了連續13年供電服務『零投訴』、保電運維『零差錯』、電費結算『雙結零』的記錄。

  老百姓的用電需求在哪兒,電力服務就挺進到哪兒。秉持著『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呂建生以經濟建設為抓手,全方位築牢最北電力安全屏障,多角度助力地方經濟建設,讓國網綠在大興安嶺的最北沿線熠熠生輝。呂建生自2010年初調任北極村供電所所長,至今已完成12次國慶節保電。呂建生說:『雖然每年完成各種搶修近百次,各類保電數十餘次,各條線路巡視近百餘公裡,但我仍然感覺壓力很大』。

  2018年8月25日,呂建生在執行二級警衛級別的保電搶修任務時,他的腿意外被藏在草叢裡的馬蜂蜇傷,他強忍劇痛連夜搶修堅持到第二天早上任務結束,就直直地癱倒在工地上,一動也不能動,那時他的腿已經變黑。當愛人將他送到當地的衛生院時,醫生對她的愛人講『10只馬蜂蜇死一頭牛』你們聽說過嗎?怎麼不早點送來?面對醫生的埋怨,呂建生的愛人只能默默流著眼淚。2020年12月21日,呂建生在接到漠河邊防部隊為臨時設立的流動崗哨提供電力保障的緊急求助電話後,第一時間開始緊急作業,長時間跪在戶外鋪滿積雪的地面上操作接線,與地面摩擦導致雪融化後將褲子全都打透,他的雙腿被凍得失去知覺,無法行走,但是他仍堅持到作業結束,絲毫未有松懈。新冠疫情發生後,呂建生第一個報名加入『抗疫』志願服務隊,深入到防疫抗疫的最前沿,對供暖、供水、醫院、居民小區進行應急保供,確保特殊時期電網平穩運行。長期的奔波操勞致使他的身體日漸消瘦還患上了腦瘤,但他卻從來沒有因為生病消極懈怠過,住院期間仍每天通過電話實時了解北極村的用電情況,事無巨細地操心各項事宜,手術結束後,他第一時間返回工作崗位,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電業為人民的承諾。

  2023年1月22日,農歷大年初一,北極村最低氣溫降至零下53攝氏度,刷新了我國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低氣溫。呂建生仍然在零下53攝氏度的深山裡徒步巡線,早上五點出發,一直到晚上十點纔從大山深處返回。一天將近14個小時在零下40多度的戶外工作,滿身雪霜,眼眶和脖套上掛滿冰碴,大棉鞋也凍上了厚重的冰雪殼,手被凍的如同針紮一般疼,臉上、腿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凍傷。但他卻說:『為了祖國最北除夕的萬家燈火,再苦再累都是電力人的擔當和責任!』

  助力經濟發展建設,他包攬最大『責任田』。在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旅游經濟發展、綠色生態發展的道路上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呂建生以實際行動踐行『身在最北方·心向黨中央』的錚錚誓言。

  近年來,大興安嶺地區政府科學謀劃,確定北極村對標『國際旅游村』的發展定位,大森林、大界江、大冰雪、大濕地,獨具特色的旅游資源優勢吸引了八方來客,也讓這個小村子的用電負荷與日俱增。保障家庭旅館、旅游景區用電安全的責任就落在了他的身上。為讓百姓能用上安全電,他積極與上級單位溝通,大力推行配電網改造昇級項目,讓『冷資源』迸發『熱動能』,助推電網建設跑出『加速度』。2022年5月,北極村迎來配電網全面昇級改造,但是需要深挖電纜溝,前期施工會給村民出行生活帶來不便,為了讓老百姓理解,他就挨家挨戶溝通協商,每天忙得都吃不上飯,前期勘察地形,後期配合施工隊完成箱變、環網櫃、高低壓電纜分支箱等用電設備的改造更換。歷時5個月,改造效果立竿見影,將北極村線、北極線配電網設備全部更換一遍,把自己累成了『行走的雕塑』。

  脫貧攻堅戰打響後,北極村瞄准了溫室種植果蔬這個項目,村民們籌建暖棚時顧慮重重,怕電壓不穩影響果蔬種植。呂建生主動上門給他們吃了定心丸,『請老鄉們放心,蔬菜大棚建到哪兒,電就送到哪兒。服務跟不上,你們就找我算賬!』說到做到,村裡新建成的60多棟大棚成了呂建生的『責任田』。6年來,呂建生主動對接脫貧用戶,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菜農灌溉用電,消除用電隱患;義務幫助農戶更換不配套、不合格的電器材料,從技術上保證大棚用電安全。他自制24小時便民服務卡發放到每位農戶手中,用電問題他都隨叫隨到。現如今,北極村農民僅暖棚種植一項人均收入就達到了30000元。村民富了,可呂建生卻累瘦了,眼睛因常年睡眠不足布滿血絲和黑眼圈。每提及此事,他總是憨憨地說,『值得!脫貧攻堅進行到哪兒,電力服務就挺進到哪兒。』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他的女兒也投身到了電力事業中,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電力工作者,對於女兒來說父親就是她的事業上的啟蒙老師,也是身邊最真實的榜樣。呂建生表示,他將不忘初心,深化榜樣的力量,讓電力人的精神不斷地傳承下去。

  踐行初心辦實事,人民電業為人民。13個春夏秋冬,4000多個晝夜更替,呂建生左肩扛著責任,右肩扛著奉獻,以實際行動踐行最北最冷最擔當的奮斗精神和最偏最苦最敬業的奉獻精神,在祖國最北陲樹起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為經濟社會發展、滿足林區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用能需要提供堅強電力支橕。

責任編輯:宋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