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的極寒天氣
沒有阻斷全省重大項目
建設施工的進度
今天的《蹲點日記》
讓我們跟隨記者來到松花江面
看建設工人如何夜戰極寒
讓跨江大橋早日貫通兩岸

夜晚21:00
松花江特大橋施工現場,零下三十度的極寒天氣下,吊車啟動嘎嘎作響。室外項目建設異常艱難,卻不能停。
哈爾濱都市圈環線北環項目A2-3工區常務副經理車京日說:『吊車剛啟動,先緩一緩,動一下就好一點了。我們發電機已經凍壞四臺了。應該有個零下三十度左右吧。江面上沒有遮擋物,活動起來還好一點。凍得鼻涕都流出來了。』

松花江特大橋建成後,將成為東北地區跨徑最大的懸索橋。作為哈爾濱都市圈環線的關鍵節點性工程,松花江特大橋工藝復雜、建設困難最大,直接影響著全線的建設周期。為了搶抓進度,幾十名工人延長了作業時間,與極寒展開『夜戰』。
建設工人:『刺骨的冷啊,風刮臉上疼。』
除了焊接作業平臺,幾十米的護筒還要插入松花江底,以便後期打樁。破開冰封的江面,需要同步進行。
建設工人:『白天這褲子都是潮的。』

深夜23:00
夜深了,此時的氣溫繼續走低,達到零下35℃。建設現場突然陷入了漆黑。
建設工人:『停電啦,發電機可能凍得不能啟動了,發電機又乾完了。沒有電了打不著。走啊去取電瓶去。』
為應對突發狀況,保證施工安全,工人們迅速行動起來。
建設工人:『試一下唄,倆電瓶並一起啊。換電瓶連連。好啦,正常了來電啦。回去接著乾。』

藍章樂,一名來自廣西的19歲小伙子,已經在現場工作了六個多小時。
建設工人藍章樂:『最冷的時候,你活動起來就不冷了,渾身開始發熱起來。』
這是藍章樂第一年在黑龍江務工,趁著他在板房暖和身子,我見到了他摘掉頭套的模樣,小伙子還在意著他的發型。
建設工人藍章樂:『可能戴著好一點吧,頭發戴著帽子壓的,不過沒有事。』

跟小藍一樣,項目建設現場的工人用汗水戰寒風,只為保證重大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包括松花江特大橋在內的哈爾濱都市圈北環項目建成後,將打通市區『一小時』通勤半徑的地域范圍。
記者手記
凌晨一點多,我們的蹲點任務要暫時告一段落。因為氣溫實在太低,我們的攝像機和航拍器都已經凍得沒有電了,盡管設備已經貼了暖寶寶。我這一側是冰凍的松花江,它寒風凜冽卻又如此靜謐。我身後就是冰封江面上唯一的亮點。正是有了這些項目建設者的付出,在不久的將來,一座嶄新的大橋將橫跨松花江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