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搜 索
龍江這一年|科技創新 『第一動力』持續釋放
2024-01-07 07:58: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彭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月7日訊『先進工業燃氣輪機技術及工程應用』『年產2萬片高寒地區用動車組制動閘片生產線的開發與建設』『活性留胚米智能加工技術產業化初始階段建設』……2023年,這些閃耀著龍江人智慧光輝的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通過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驗收,成果紛紛落地創效。

  2023年,我省多資源協同陸相頁岩油綠色開采、寒地心血管病等四家全國重點實驗室成功獲批和重組,省級科技創新基地達895家。淨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25家、全省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4430家。新增兩院院士兩位,全省兩院院士總數達38位。開展『匯智龍江』成果路演推介對接品牌活動202場,對接項目2305項(次)。全省轉化重大科技成果506項,為新質生產力注入澎湃動能。

  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創新生態

  加強科技創新頂層設計,2023年我省印發實施推進創新體系建設方案,提昇科技創新體系服務產業體系效能,制定出臺了《關於新時代加快推動創新龍江建設的意見》和《新時代龍江創新發展60條》,明確了27項重點任務、60條政策措施。其中,在國家級創新平臺建設、重大成果落地轉化、技術改造等方面資助1000萬元的政策廣受關注,『真金白銀』全面激活了創新驅動力。

  近日,我省四家新獲批的全國重點實驗室和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分支機構獲得共計3500萬元獎補資金。其中,獲得1000萬元獎補資金的哈爾濱醫科大學寒地心血管病全國重點實驗室,近年來自主開發了心血管疾病系列藥物,建設了極寒環境心血管病預警診斷平臺,建立了全球最大OCT數據庫與影像核心實驗室……

  『《關於新時代加快推動創新龍江建設的意見》和《新時代龍江創新發展60條》為寒地心血管病實驗室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提供了強大動能,獎補資金下撥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創新平臺發展的高度重視。』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醫科大學教授楊寶峰表示,『下一步,實驗室將在寒地心血管疾病發生發展的確切機制、預警分子、臨床診療方案、藥物研發、大數據平臺等方面全面展開研究,創建適合我國國情的寒地心血管病的防控策略,為保障龍江人民健康,促進龍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圍繞國家戰略部署,結合經濟發展實際,我省積極推進企業、高校、院所產學研合作建設高水平創新平臺。2023年,圍繞優勢學科和重點領域謀劃新建省重點實驗室15個,省重點實驗室數量達到319個。圍繞生物經濟、航空航天、現代農業等我省重點產業振興需求,創新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備案建設了省級新型研發機構7個,總數達到30個。

  為推動創新平臺不斷提昇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服務產業能力,共給予新建省級新型研發機構資金資助1200萬元,對績效評價優秀的47家省級科技創新基地獎勵資金5194.5萬元,推動了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

  同時,我省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企業創新、市場創新、產品創新、業態創新、管理創新等融入龍江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綜合創新生態體系加快構建。

  攻關核心技術賦能產業振興

  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全面振興,需要統籌優勢資源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不斷強化科技創新對產業發展的支橕引領作用。

  省科技廳聚焦我省『4567』現代產業體系,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精准對接產業發展亟須的技術需求,通過『揭榜掛帥』『賽馬爭先』『公開競爭』等方式,提昇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發展能力。

  『我們將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對冠狀動脈影像數據進行亞視覺分析和功能評估,實現基於元宇宙技術的冠狀動脈血管的內窺功能,醫生佩戴AR設備可以第一視角在冠狀動脈血管內漫游等。』近日啟動實施的省重點研發計劃『冠狀動脈病變影像智能評估系統研發』項目負責人、東北林業大學教授邱兆文介紹,該項目成果將提高醫生對冠心病患者的救治診療水平,目前已在我省三甲醫院實現應用推廣。

  圍繞新經濟新業態支持技術攻關。我省在數字經濟領域,開展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雲平臺、工業數字系統、智慧農場等技術研發。北大荒集團突破遙感影像處理、作物長勢分析等24項技術,搭建『天空地一體化』智慧服務平臺,形成了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數據采集體系和AI分析工具,有效提高作物種植產量和質量。

  在生物經濟領域,開展精准治療、創新藥物研制、生物合成育種和智能診療設備等技術研究。思哲叡智能醫療設備公司開展遠程微創醫療手術機器人研制,實現手術機械臂、手術導航等多項技術突破,公司IPO已通過上交所審核,預期估值超83億元。

  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企業開展新產品研發、應用示范和成果轉化產業化。在航空航天領域,東北輕合金開展大型客機高強高韌鋁合金板材研制,實現國內自主保障。在高端裝備領域,博實自動化『電石出爐機器人』實現批量化生產,累計銷售額超12億元。

  針對傳統優勢產業在轉型昇級中的技術難題,2023年支持12家企業發布『揭榜掛帥』榜單,吸引中國農大、哈工大等14家省內外科研單位揭榜,圍繞頁岩油開采、農產品精深加工、冷水魚預制品等傳統產業開展技術研發,預期可形成新技術、新工藝31項,研發新產品(新品種)16項,累計新增營業收入8.5億元。

  培育企業主體重大成果落地

  科技成果轉化是科技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的關鍵。2023年我省深入實施『1+3』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行動,推動高校、院所、企業加快轉化科技成果。

  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匯智龍江』科技成果路演對接專項行動,開發『省科技成果路演融資對接服務平臺』,開通『龍頭新聞「成果轉化」頻道』,聯合科技部在哈爾濱高新區舉辦國家科技計劃成果路演行動,圍繞『4567』現代產業體系,分領域分層次開展對接活動,讓科研成果進企業、進園區,促進科技成果精准對接。

  把企業作為科技成果轉化核心載體,省科技廳通過引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支持企業開展技術攻關、構建創新平臺等方式,推動科技企業『強筋壯骨』。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海鄰科集團聯合哈工大研發的『5G智能警車裝備』,獲得黑龍江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支持。『項目為黑龍江公安建設警務車聯網,實現警車「網聯化、智能化」昇級,已經在哈爾濱新區實現產業化落地。』海鄰科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張海軍介紹,通過堅持創新驅動,海鄰科產值由最初數百萬增長到6個億,業務覆蓋全國28個省份,累計服務全國政府機構與企業單位用戶1000餘家,超30萬執法用戶使用5G移動終端。

  圍繞產業鏈需求組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和產業技術研究院,打通產學研用通道。2023年,我省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增至81家,聯盟內產學研合作項目達289項,總合作金額6.75億元。按照『企業家出題、科學家答題』合作模式,新組建產業技術研究院64家,全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總數達到148家,帶動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項目148項,總合作金額9.39億元。

  這些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推動科技優勢轉變為經濟發展優勢,引領我省產業振興發展。

責任編輯:王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