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走進黑龍江法院聽過各類案件采訪過各位當事人
他們筆走風雲肩扛『長槍短炮』見證乾警履職,講述法院故事
他們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他們是黑龍江法院『跑口記者』我們推出『記者說』
看看他們眼中的黑龍江法院

《黑龍江日報》駐森工記者站站長馬一梅
作為跑口記者,我深切感受到林區法院在多元解紛機制中的作用。這一年,林區法院按照省法院『一要二統三抓實』工作思路,推動構建『四化四解四到位』訴源治理新格局,主動融入基層治理組織,創新性提出『5+1=0』訴源治理新模式,即一位法官+一位檢察官+一位民警+一位人民調解員+林場所負責人,五方合力將每一件糾紛化解為零,讓大量矛盾糾紛化在源頭、解在訴前、消在萌芽。
這一年,林區法院充分發揮司法能動性,與多部門聯動,協同開展矛盾糾紛源頭治理,將大量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外;推動司法服務下沈基層治理,主動對接轄區林場、社區,實現『一林場(社區)一法官』全覆蓋,在林場、社區等群眾常去、糾紛常發地張貼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鏈接,實現矛盾糾紛『碼』上辦;加強巡回審判,讓群眾足不出戶,在家門口就地化解糾紛。林區法院堅持因地制宜,在每個基層法院打造『無訟林場』,培樹『山林無訟』訴源治理品牌,最大限度實現『矛盾不出場,糾紛不成訟』。
相信接下來,林區法院會繼續健全訴源治理機制,下沈司法服務,凝聚解紛合力,發揮品牌和科技力量,多維度、全覆蓋構建訴源治理大格局,努力繪就『山林無訟』訴源治理新『楓』景。
《鶴崗日報》記者柏長虹
『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是全體法院人肩負的職責使命。
2023年,鶴崗法院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省高院工作要求,緊扣『六個龍江』任務目標,聚焦『兩城』建設戰略布局,以高質量司法服務高質量發展。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行『林長+法院院長』『河湖長+法院院長』聯動協作機制,建立蘿北龍江三峽、綏濱月牙湖司法保護基地,以司法力量守護綠水青山。
這一年,鶴崗法院持續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推動解決了一批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中院深度融入基層社會治理,持續深化訴源治理,創建『四員合一』隊伍、設立『法官工作室』、研發『e網通』小程序、建立訴源治理指揮中心,構建『五級聯調』模式,訴前化解各類糾紛849件。鶴崗法院發揮商事審判職能作用,審結一審民商事案件7759件、合同糾紛案件4286件、侵權糾紛案件549件。首創『履行寬限期』+『代位清償』執行模式,一攬子解決企業間連環債、三角債等復雜債務糾紛110件,實現案件執結與執源治理雙贏。
時代雖有變遷,司法為民的初心不曾改變。新的一年,我將繼續見證鶴崗法院的前行。
黑河市廣播電視臺記者馮微
2023年,我參加了5次黑河中院召開的新聞發布會,涵蓋知識產權保護、未成年人保護、環資審判、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等多方面工作,每一起典型案例的背後,都是黑河法院對每一個當事人權益的保障,是司法公平正義的具體呈現。
一年來,我看到黑河法院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充分發揮刑事審判職能,依法嚴厲打擊網絡電信詐騙犯罪,懲處危害食品藥品安全、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等侵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犯罪。我看到黑河法院聚焦服務大局,持續推進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開展『走訪百家企業、服務振興發展』活動,召開企業家代表座談交流會聽取意見建議,幫助企業解決實實在在難題。我看到黑河法院深耕訴源治理,奮力推進新時代『楓橋經驗』黑河實踐。一個個法庭工作站、巡回審判點,創建出『無訟村屯』。『背包法庭』『四季巡回』工作法,『一呼就應、一背就走』,實現巡回審判常態化,築牢了法庭前沿陣地。
一份份裁判文書昭示法律力量、彰顯公平正義;一個個務實舉措優化營商環境、踐行司法為民;一項項創新機制守護家庭安寧、維護社會穩定,帶給人民群眾滿滿的獲得感、穩穩的幸福感、妥妥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