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省法院  >  法院動態
搜 索
『三爭』晉先推進訴源治理
2024-01-15 15:17:39 來源:黑龍江法院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近日,哈爾濱火了!在千裡冰封、萬裡雪飄中,全國游客深切感受到了龍江人的熱情。同樣火熱的,還有黑龍江法院推進訴源治理的實踐,據統計,2023年,黑龍江全省法院新收案件86.59萬件,同比減少14.04%;一審民事收案43.33萬件,同比減少25.39%;全省萬人成訟率下降47.81個百分點。黑龍江各級法院正以『縱向爭晉位、橫向爭站位、工作爭創品牌』的『三爭』晉先姿態,深度融入黨委領導下的社會治理大格局,推動矛盾糾紛實質化解、源頭化解。

  資源下沈指導調解,明確解紛『坐標系』

  『物業公司為什麼不給業主安裝充電樁?』

  『出現安全隱患,誰負責?』

  經過社區調解員的幾次調解,剛買了新能源汽車的王阿姨與物業公司仍舊針鋒相對。鶴崗市向陽區人民法院駐社區法官霍元君向調解員普及了相關法律法規,又支了招:『找物業公司總部協調。』

  這一招果然有效。向陽區法院又以點帶面,給物業公司發送了司法建議,區政府也下發了相關意見。在對案件回訪時,物業公司不僅滿足了業主訴求,還在公共區域安裝了兩個公共充電樁。

  『小區對面的新建樓盤也已將充電樁安裝項目納入了規劃。』王阿姨說。

  創新社會治理,非司法以一己之力所能及。鶴崗市兩級法院一方面發揮指導、支持調解的職能作用,促進各調解組織的有序、有效運轉;另一方面加強府院聯動,通過司法建議『治已病、防未病』。

  2023年8月,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印發《關於加強全省法院訴源治理工作的意見(試行)》,明確群眾解紛『坐標系』,要求積極融入『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橕』的社會治理體系,發揮鄉鎮(街道)、村(社區)黨組織等基層組織在矛盾化解中的主導作用。

  鶴崗市中級人民法院先試先行,根據『我管』促『都管』思路,探索建立社區網格員現場調、『四員合一』人員跟進調、駐院人民調解員包片調、對接法官指導調、『法律專家團隊』專業調『五級聯調』模式,還創新性地研發出訴源治理『e網通』小程序,在線諮詢、在線調解、在線指導解紛輕松完成,一『鍵』就到、『碼』上就辦的智慧化解紛力量逐步凸顯。

  如今,黑龍江省已有142家基層法院融入對接9057個村屯、3011個社區,實現『一村(社區)一法官』全覆蓋;進駐139家綜治中心(矛調中心),開展糾紛分流。

  『家門口的司法服務纔是及時的、有溫度的。』全國人大代表佟秀蓮所工作的錦繡社區現已是『無訟社區』,談到法院的訴源治理工作時,她這樣評價。

  針對訴源案源執源訪源,『解鎖』基層治理難題

  從『社會管理』到『社會治理』,再到『社會治理現代化』,對社會治理規律性認識越深刻,面臨的難題與挑戰就越多。如何提昇社會矛盾化解機制、訴調機制,做實訴源治理工作?黑龍江法院有『秘笈』——圍繞訴源案源執源訪源,促進矛盾糾紛實質化解,實現法結、心結雙解。

  

  七臺河市桃山區法院召開訴源治理座談會。楊博文攝

  『幾千塊錢都拿不出來,我看你們就是想當「老賴」!』七臺河市桃山區人民法院執前調解室內,李某氣憤地說。

  李某在飯館吃飯時,不小心撞到了身後的趙某等人並發生口角,李某被打傷後訴至法院。一審法院判決趙某等人賠償醫療費、護理費等共計9000餘元。李某遲遲等不到錢款,便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從爭執不下到心平氣和,兩個小時的調解中,法官郭曉乾講明了采取強制措施後產生的時間成本、金錢成本及法律後果,趙某等人主動向李某表達了歉意,並當場聯系家屬送來了1萬元錢。

  對簿公堂,可以畫上糾紛句號;握手言和,也可以解決矛盾糾紛。把『誰執法誰普法』做成訴源治理的有效渠道,通過『執行一案、教育一片』的方式,桃山區法院拒執現象變少了,執行案件降幅達23.5%。該院院長張峻義對此頗有心得:『剛與柔共濟,專與群結合,先與後銜接,質與效並重,纔能做實全方位訴源治理工作。』

  七臺河市委高度重視訴源治理工作,由市委政法委牽頭,聯合公檢法司各單位出臺《關於協同開展訴源治理和訴調對接工作的實施意見》,通過創建『網格+警格+N』工作新模式,推進政法各部門積極能動履職,促進矛盾糾紛就地化解、源頭化解、實質化解。

  『邀請行業專家、商會、協會等協同聯調,猶如請來「千軍萬馬」,為訴源治理按下了「加速鍵」。』律師孫蕾認為,七臺河市兩級法院訴源治理工作做得早、做得好。

  寶清法院七星泡法庭庭長李德俠(右)與當事人交談。楊博文攝

  『分兩期給行不行?』寶清縣人民法院七星泡人民法庭調解室內,庭長李德俠正在調解一起涉農資案件。

  吳某七年前欠蔡大姐13500塊錢始終未還,如今蔡大姐老伴兒腦血栓住院急需用錢,蔡大姐便告到了法庭。

  『我肯定給不上,我家有臺舊車給你吧!』

  『我不會開車,就想讓你還錢。』

  現場僵持不下,李德俠把吳某叫到了另一間屋子:『案子輸了,就要進入執行,不還錢,十裡八村一傳,以後誰還敢賣給你種子、化肥?』

  吳某想了半天,嘟囔一句:『那按你說的辦吧!』

  半個小時後,七星泡法庭調解室恢復了寧靜。

  七星泡法庭轄區內一鄉一鎮,有36個行政村,人口6.2萬,是雙鴨山市輻射地域較大、涉農糾紛最多的法庭,但三年來卻無一例信訪案件。李德俠告訴記者,無論是訴前調解還是訴中調解,都得考慮到執行、信訪問題,前端做得多了,後端訴累就少了。

  為紮實推進訴源、案源、執源、訪源『四源同治』,寶清法院以訴訟服務中心為支點,在涉農糾紛、涉社區民事訴訟、涉行政訴訟等領域分別成立『涉農糾紛訴源治理工作站』『雙鴨山仲裁委員會駐法院工作站』『退休法官工作室』『行政爭議訴前調處中心』等,從源頭上減少訴的形成、案的衍生、訪的出現、執的產生。

  自治法治德治一張網,抓牢基層善治之道

  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潤物無聲,既是『楓橋經驗』創新發展的重大成果,也是基層善治的根本方式。

  撫摸著不久前司法部頒發的『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證書,雞東縣新生村『和事佬』老周表示:『這都是群眾的信任和認可。』

  為充分發揮訴源治理的重要作用,大力提昇基層治理水平,作為雞西市中級人民法院的試點法院,雞東縣人民法院充分發揮老乾部、老黨員的經驗優勢、威望優勢,把自治作為解決人民群眾內部矛盾的有效手段,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雞東法院法官開展法治宣傳。鄭佳寶攝

  前不久,雞東法院在村屯成立了『道德庭』,當遇到居民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時,居委會就會邀請居民代表連同『道德庭』的成員一起召開『道德討論』,基層自治、德治效果明顯。在指導村民修訂涉鄰裡和睦村規民約後,『遇到矛盾,先翻翻村規』,已成為村民普遍共識。

  走進雞林人民法庭,曾獲評『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優秀法官』的雞林法庭庭長呂仙華正在用朝鮮語調解一起遺產繼承案。

  『朝鮮族人民性格直率,今天有糾紛,明天喝頓酒,事就了了。再不濟,找到德高望重的長輩調和,矛盾也就化解了。』呂仙華表示,在這裡,自治融入德治,法治兜底治理,矛盾化解效果特別好。

  圍繞法治鄉村建設,雞東法院著重抓好普法宣傳工作,定期發放各類法治宣傳手冊,以『巡回審理+法治宣講』的方式開展普法宣講,實現『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當村乾部的苦口婆心無法起作用時,駐村法官和調解組織從專業角度解決了復雜的土地糾紛、勞動爭議等,越來越多的村民相信『法』的力量,法治鄉村逐步成為看得見的現實。

責任編輯:郭麗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