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冷冰雪』如何撬動『熱經濟』?東北街頭觀察
2024-01-15 15:26:21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如果問這個冬天哪個城市最火,哈爾濱一定榜上有名。

  從『掏家底』花式寵游客,到元旦3天假期旅游總收入超59億元,再到亞冬會口號、會徽和吉祥物發布,這些天,哈爾濱『高光』不斷。

  哈爾濱的熱度還在持續,折射的正是當下冰雪經濟的火熱。手握優質資源、搭乘流量快車,東北的『冷冰雪』如何撬動『熱經濟』?我們在東北的街頭,尋找答案。

  『爾濱』出圈:情緒價值拉滿

  走在哈爾濱的街道,可以看到『淄博燒烤』出圈的影子,背後都有一個關鍵詞——情緒價值。

  情緒價值,可以理解為一種能為他人帶來舒服、愉悅和穩定情緒的能力。從三件小事說起:

  比如,當一個哈爾濱早餐攤主,決定賣甜豆腐腦。

  早上7點,零下20℃左右,哈爾濱市道裡區紅專街的早市上就已經人潮湧動。

  這條近300米長的街道上,有超過100家商戶,各種吆喝聲此起彼伏。

  『來嘗嘗東北黏豆包,都是自己家做的。』『快進來坐,有豆漿、油條、油炸糕、丸子,看看吃啥?』

  這裡有『萬物皆可凍』的東北凍貨,包括凍梨、凍柿子、凍黃桃等,也有熱氣騰騰的黏豆包、油炸糕、鍋包肉、蛋堡……不少攤位還賣起了甜豆腐腦。

  其中一位攤主是哈爾濱本地人,她說,以前是按照東北人的口味做咸口有鹵汁的豆腐腦,自從南方游客多了,開始增加甜口的豆腐腦,『一天能賣四五十碗甜豆腐腦。』

  旁邊的一個攤位是賣東北黏豆包的,鍋蓋一開,熱氣撲面而來,攤主說,『現在南方游客多了,一天能賣空三鍋吧,一鍋有一百一二十個。』

  哈爾濱中央大街附近一家飯店,中午11點就坐滿了人。飯店經理提到一個細節,『我們東北人說話,口音比較粗獷,所以培訓服務員的時候,我一直強調,要把聲音的分貝降低,有一些「夾子音」,能嗲就嗲一點。』

  再如,當哈爾濱市民開著私家車,當起了免費司機。

  這段時間,哈爾濱客流暴增,不少哈爾濱市民在工作之餘開著私家車,當起了『順風車司機』,只要有游客在路邊揮手,就可以免費乘車。

  楊師傅是土生土長的哈爾濱人,車上貼著『小土豆免費接送車』。楊師傅說,只要看到身穿淺色羽絨服、頭戴可愛帽子的南方游客,都會熱情地喊他們上車。楊師傅已經陸陸續續免費接送了上千名游客,『哈爾濱火了,我們得珍惜,就想著為家鄉作一份貢獻,有時聽到游客們說「謝謝」「我愛哈爾濱」,感覺挺自豪的,也很有乾勁兒。』

  又如,當官方主動出擊,主打一個『有求必應』。

  『看視頻底下的評論,游客需要什麼我們就上什麼。』

  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何晶舉例說,『有游客說在索菲亞大教堂旅拍的時候,如果有個月亮就更好了,我們就弄了一個大大的人工月亮;有游客說哈爾濱天太冷了,我們就造了很多小暖房子;想吃我們的凍梨,不知道怎麼吃,我們就特意弄出了凍梨擺盤。』

  從甜豆腐腦到『夾子音』,再到『有求必應』,哈爾濱轉變觀念、優化服務,給足情緒價值,讓游客能玩得盡興、吃得開心,也讓整座城市熱氣騰騰。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這個冬天,東北火得像一部『熱播連續劇』,持續造梗、爆梗,霸佔各大社交平臺的熱搜,助推冰雪旅游熱潮。

  冰雪旅游,很好玩。

  最近,在哈爾濱防洪勝利紀念塔附近的松花江江面上,冰滑梯、雪圈極速漂移、冰上自行車等東北特色游玩項目,吸引了眾多游客體驗。

  其中一個項目是游客可以乘坐馬車游玩,工作人員說:『這個馬拉爬犁,是咱東北的一個傳統的項目,一方面可以讓外地游客感受一下民俗,另一方面,當地農民也能靠馬掙點錢,增加收入。』

  冰雪旅游,很好吃。

  比如查乾湖冬捕。查乾湖地處吉林省西北部,是我國知名淡水湖之一。當地漁產資源豐富,迄今保留著北方少數民族最原始的捕魚方式。

  祭湖、醒網、鑿冰、撒網、魚躍冰封……在這裡,游客不僅能近距離觀賞到冰湖騰魚的盛景,還能吃到美味地道的全魚宴。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有這樣一句話:『水底的世界被整個打撈了起來,被上天厚愛的人群又一次獲得了饋贈……』這裡描述的,正是吉林查乾湖冬捕的畫面。

  據統計,5年來,查乾湖累計接待游客1178.4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03.7億元。2024年冬捕疊加如今東北旅游熱潮,短期內查乾湖旅游收入有望進一步上昇。

  冰雪旅游,很好看。

  漂流不僅僅是夏季專屬,長白山霧?漂流是吉林長白山特有的冰雪體驗項目。

  長白山腳下的多條河流常年不結冰,霧氣蒸騰、氤氳繚繞。乘皮筏順勢而下,可欣賞河道沿岸的霧?奇觀,感受冰雪童話之旅。

  此外,吉林省吉林市重點打造了多個霧?觀賞點、霧?觀賞帶。

  在霧?最佳觀賞地之一的阿什哈達霧?觀賞帶,松花江面霧氣蒸騰,兩岸雪柳似花,游客們紛紛拿出手機拍照。一位來自俄羅斯的游客說:『我覺得非常美麗,像夢一樣,很難忘的回憶。』

  這個冬天,東北冰雪旅游冒著『熱氣』,一組數據說明——

  今年元旦假期,黑龍江省累計接待游客661.9萬人次,同比增長173.7%;吉林省整體旅游訂單量同比增長110%;遼寧省共接待游客737.6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1.6億元,同比增長203.8%。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這個冬天,東北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如何寫好『冰雪+』這篇文章?

  火爆的不僅僅是冰雪旅游,冰雪運動、冰雪裝備制造、冰雪文化等『冰雪+』系列產業在黑土地上煥發勃勃生機,助力東北全面振興。

  如何寫好『冰雪+』這篇文章?吉林大學『冰雪旅游場地裝備與智能服務技術』文化和旅游部重點實驗室主任辛本祿強調一個關鍵詞——融合。

  辛本祿表示,要以冰雪旅游熱度為引領,推動『冰天雪地』相關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有冰雪旅游與農業融合。

  隨著冰雪旅游的發展,曾經深藏在大山裡的村莊變成了旅游『打卡地』。

  南溝村位於吉林市永吉縣北大湖鎮東南部,距離北大湖滑雪度假區不到10分鍾車程。每年冬季,南溝村都吸引了不少『雪友』。

  如今的南溝村已開辦餐館、民宿143家,帶動農副產品外銷,也帶動了150多戶農戶增收致富。

  還有冰雪旅游與制造業融合。

  在黑龍江省黑河市,還有一個極寒天氣賦予的獨特產業——寒地試車。

  寒地試車,是新車上市前一個重要的測試事項。加速、轉彎、急停、漂移,在冰雪路面上測試的一輛輛汽車,讓測試場熱鬧非凡,也為當地冰雪經濟帶來了一份熱度。

  黑龍江省黑河市政府工作人員刁衛東說:『每年的十月中旬到次年的三月中旬,是我們寒地試車的黃金季節。預計這個試車季拉動餐飲、住宿、石油、交通、購物等相關行業增收六億元。』

  再有冰雪旅游與運動融合。

  北京交通大學現代旅游研究院院長張輝表示,近幾年,從旅游需求上看,由觀光性旅游向技能性旅游轉變。觀光旅游更多是體力性內容,只要有體力就可以玩;而技能性旅游,比如滑雪等運動,需要具備相應的技能纔能進行。

  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推動了冰雪運動熱度不斷攀昇。而東北的自然優勢也為冰雪運動發展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在吉林省,綜合實力全國排名前十滑雪場中佔據5個,國家級滑雪度假地19家中佔4個。吉林市體育局二級調研員王雙健說:『以松花湖和北大湖兩個雪場為例,以往每年的總接待人數在80萬到90萬人次,去年年末,兩個雪場已突破120萬人次。』

  哈爾濱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趙竹帛說:『冰雪運動是我們認識這個城市的窗口,我們組織一些大眾參與度比較強的、人人都能玩的活動,讓全民「動起來、熱起來、火起來、嗨起來」,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

  以冰雪為媒,加速融合發展,打造新場景、培育新業態,東北活力四射。

  東北火起來的是冰雪,活起來的是觀念、是業態。冰雪與旅游、體育、制造業等融合,東北『冰雪+』產業呈現蓬勃生機,『冷冰雪』撬動『熱經濟』,為東北全面振興注入活力。如今的東北,熱『雪』沸騰!

責任編輯:李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