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月17日訊 時光不語,鐫刻不凡。2023年,全省水利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滿懷感恩之心,激發奮進之志,推動龍江水利事業不斷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山水萬程,步履不停。2024年,省水利廳將緊緊圍繞大抓水利工程建設主基調,錨定『三個定位』,緊緊盯住『防汛減災一個目標』抓履職,緊緊圍繞『龍江水網一張藍圖』抓建設,緊緊依靠『河湖長制一個平臺』抓管理,著力提昇水旱災害防御能力、水資源節約集約能力、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江河湖泊生態保護治理能力,推動龍江水利高質量發展提質增速。
2023龍江水利工作一覽
1
奮力奪取防汛抗旱重大勝利
2023年,我省水旱災害防御形勢嚴峻復雜,凌汛、春旱、夏汛接連發生,我省堅決貫徹落實『兩個堅持、三個轉變』防災減災救災理念,奮力奪取防汛抗旱重大勝利,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精心組織,科學應對。省水利廳先後召開4次防凌調度會議,指導漠河市等5個市縣主動防凌爆破12處32.7公裡,成功化解黑龍江上游6處流冰堆積險情,確保主要江河平穩開江。編制23座水庫灌區抗旱應急水量調度方案,協調調度尼爾基水庫、大頂子山航電樞紐補水6.4億立方米,組織全省抗旱澆灌1009.2萬畝。發布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災害預警58期,向社會公眾、各級責任人發布預警短信6478萬條,先後派出53個138人次專家組深入一線指導,強化超標准洪水應對措施,果斷實施工程搶護,成功應對2次臺風影響、19次降雨過程、73條河流超警洪水、17條河流超保洪水,及時消除龍鳳山水庫、磨盤山水庫超設計水位重大險情,科學調度15座大型、24座中型水庫攔蓄洪水15.33億立方米,減淹城鎮17座,減淹耕地48.07萬畝,避免人員轉移16.33萬人,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減輕了災害損失,得到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高度評價。
2
水利重點規劃和重大項目
取得歷史性突破
2023年,省水利廳歷時3年,科學謀劃編制《黑龍江省水網建設規劃》,由省政府印發實施,構建『兩橫四縱多樞』龍江水網布局。在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動、各地各部門共同努力下,『十四五』期間我省列入國家150項重大水利工程的5個重大項目全部實現開工建設,被水利部和省政府稱贊為開創重大水利項目前期工作『龍江模式』『龍江速度』。搶抓國家增發超長期國債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政策機遇,我省水利領域287個項目納入國家擬支持范圍,投資規模超530億元,已下達國債資金188億元。
3
水資源管理工作
躋身全國先進行列
2023年,我省印發《黑龍江省實施〈地下水保護利用管理辦法〉細則》,開展2315眼地下水監測井水位監測,完成14項省級開發區規劃水資源論證。完成306個規模以上非農業取水在線監測計量設施和1033個農業灌溉機井『以電折水』樣本井監測計量設施建設。開展16條跨省、跨市(地)重點河流水量調度,全省河流重點斷面生態流量得到保障。推動實施2例水權交易,樺川縣完成省內跨行業水權交易『第一單』。實施努敏河等3條河流母親河復蘇行動,提前兩年實現復蘇目標。開展佳木斯市農高區等三個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項目建設,全省地下水開采量從2017年的163億立方米下降到2023年的103億立方米。加強計劃用水管理,12個縣(市、區)批復非常規水配置利用試點方案。開展『節水中國、你我同行』主題活動219個,全國排名第九,80個縣域達到國家節水型社會標准。10年來,我省首次在國務院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中取得優秀等次,也是東北地區第一個獲此殊榮的省份。
4
為我省實現糧食生產
『二十連豐』提供水利支橕
2023年,省水利廳加速推進灌區改造,實施19處大中型灌區現代化改造,支橕糧食穩產增收。持續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新增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面積1448萬畝,累計完成全省總改革任務90%以上。堅持『灌排統籌,旱澇兼治』,實施同江青龍蓮花河等8處澇區治理,完善排水體系,提高防洪排澇能力。省委省政府兩辦文件印發《黑龍江省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實施方案》,對水土保持工作作出系統部署。聯合農業、林草等部門印發《加快推進2023年高標准農田建設、侵蝕溝治理、農田防護林建設一體化提昇工作實施方案》,統籌推進山水林田路渠溝系統治理。制發《侵蝕溝治理技術應用指南》,積極探索黑土區侵蝕溝治理龍江模式,全年落實投資30.73億元,治理侵蝕溝9000條,侵蝕溝治理投入力度和治理數量均創歷史新高。
5
水利工程投資
實現年度建設新目標
2023年,省水利廳落實水利投資計劃103.11億元。建立省級水利重點項目廳領導包保和首席聯絡員制,開展『夏季大會戰』,關門嘴子水庫完成大壩封頂,林海水庫完成導流洞貫通,推進海林市密江河、雞東縣滴道河等35個中小河流治理。實施63個縣農村供水保障和1938處農村供水維修養護工程,受益人口210萬人。中央水利發展資金績效評價連續兩年獲得優秀等次,全國排名由11位晉昇至第7位。開展竣工驗收專項行動,嫩江治理、胖頭泡蓄滯洪區工程實現竣工驗收,閣山水庫完成下閘蓄水驗收。
6
工程運行管護
進入標准化管理新階段
2023年,省水利廳開展水庫安全鑒定,完成8座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主體工程建設,23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實現竣工驗收。開展56座大中型水庫、154段3級以上堤防、20座大中型水閘標准化管理創建,逐級落實1594名水庫大壩安全責任人,加強水庫雨水情和大壩安全監測設施建設,水庫安全狀況和監測預警能力顯著提昇。
7
質量安全監督
邁出系統監管新步伐
2023年,省水利廳出臺《省水利工程責任單位責任人質量終身責任追究實施細則》等3項制度文件,開展水利工程『4+N』常態化監督檢查。在全國率先出臺《水利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六項機制』建設實施細則(試行)》,自上而下壓實安全生產工作責任,2023年末全省水利安全風險度同比下降92%,扭轉安全生產工作被動局面。
8
幸福河湖建設描繪龍江新願景
2023年,我省出臺《河湖長履職細則(試行)》,建立『省級河湖長+省直部門』對口聯動機制,全省五級河湖長累計巡河72萬次,『調研要巡河、檢查要巡河、暗訪要巡河』成為常態。實施《河湖長制工作激勵暫行辦法》,獎勵5個年度考核優秀市縣,實現省級激勵重大突破。以省總河湖長令高位部署幸福河湖建設三年目標任務,推動28個試點先行先試,完成490條年度河湖健康評價,加快打造彰顯龍江地域特色的幸福河湖。堅持『一手抓建設,一手抓管理』,排查整治河湖岸線問題1.45萬個,我省河湖長制工作連續4年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
9
體制機制法治
推動現代化治理新發展
2023年,省水利廳堅持『立改廢釋』並舉,逐步完善以7部地方性法規、2部政府規章、4個政府規范性文件和34個廳級規范性文件為框架的地方性水法規體系。強化水行政執法,全年查處水事違法案件799件,同比增長88%,位居全國第10位。堅持改革驅動,大慶市以特許經營權轉讓,歷史性解決南引工程運營維護難題;雞西市開創我省堤防管理物業化先河,省級實施新一輪權責清單梳理,調整行政權力216項,推進『辦事難』問題專項整治,所有依申請權力全部納入省政務服務網辦理,全省水利體制機制法治管理水平有效提昇。
10
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2023年,省水利廳推動主題教育等重大政治任務落實落地,按照『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一體推進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形成高質量調研報告21篇,完成『攻堅破難』任務5項,完善制度20餘項,著力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乾。貫穿全年開展深化能力作風建設『工作落實年』活動,31項水利重點工作榮列全省創先爭優月榜。堅定不移抓緊抓牢黨風廉政建設,印發《廳黨組2023年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逐級壓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簽訂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責任書,與駐廳紀檢監察組開展3次專題會商,召開3次警示教育大會。動真碰硬抓實水利工程建設領域專項巡視整改,截至目前,巡視反饋的22個問題、自查自糾的40個問題全部完成整改銷號。
2024龍江水利工作這麼乾
(一)全面做好水旱災害防御工作。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樹牢底線思維、極限思維,加強與應急等部門協同配合,強化『四預』,貫通『四情』,全力實現『四不』目標。
(二)全周期大抓水利工程建設。牢固樹立『以項目看發展、論英雄』的鮮明導向,全周期、全鏈條、高標准,抓項目謀劃、抓質量進度、抓安全管理,確保『水利工程建設攻堅年』出成效、上水平。
(三)節約集約管好水資源。堅持『四水四定』,圍繞強化用水總量強度雙控、嚴格水資源保護監管、持續推進國家節水行動的『雙控一管一行動』,提昇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
(四)持續改善河湖生態環境。充分用好河湖長制平臺抓管理、促規范、提效能,打造我省水生態環境治理保護『昇級版』。
(五)持續加強水治理體制機制法治建設。重點圍繞『一深四新』完善水治理體系,提昇水治理能力。
(六)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各項工作。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為統領,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營造有利於水利改革發展的良好政治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