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月23日訊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雞西市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一體推進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建章立制,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
雞西市級領導乾部開展兩期共計10天封閉讀書班,各地各單位開展『第一議題』學習781次。建立試點鄉鎮(街道)黨校和社區微黨校,構建『處級領導帶頭講、黨校教師定期講、業務骨乾隨時講』的全景式教學基地,為基層授課74場,線上線下培訓黨員2.2萬人次。開展『思想之光』理論宣講『六進』活動,宣講黨的創新理論1900餘場,受眾超過16萬人次。結合實際分類指導、精准推進,開展『碼上學習』郵寄『紅色包裹』,遠程指導3770名流動黨員及時充電。
該市堅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一線,以廣調查深鑽研帶動破難題促發展。結合發展『十大經濟』、開展『十城創建』,在中央、省委12項重點調研內容全面覆蓋的基礎上,細化擴展出71項調研重點,確定801個調研課題,確保選題更加體現『雞西味道』。堅持對標對表、溯源檢視,為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增勢賦能。通過查閱資料、座談交流、實地調查、個別訪談等形式,深入基層一線調研2300餘次。加強調研成果運用,形成調研報告801篇,召開調研成果交流會,通過調查研究解決問題665個,把一個個『問題清單』轉化為『成果清單』。
該市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大力發展『十大經濟』、深入開展『十城創建』。始終把轉方式調結構作為振興發展的重中之重,深入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去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2戶,落地轉化科技成果15項。去年全社會R&D研發經費投入3.8億元,增速100.2%,全省排名第二。去年開展了『招商引資突破年』活動,舉辦石墨新材料產業合作交流懇談會等域外大型招商活動8次,新簽約項目149個、同比增長84%,簽約金額474億元、是2022年的1.4倍,實際利用內資預計完成190億元、同比增長42%,位居全省第一。廣泛實施小微企業融資幫扶計劃,『信易貸』平臺注冊企業50397戶,累計授信額度突破124億元。『碼上誠信』經驗做法獲全國第五屆『新華信用杯』最佳誠信文華獎,在2023年全國城市信用狀況監測排名中,雞西市連續5個月位居全省第一,三季度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考核排名全省第一位,被確定為全省數字政府建設試點示范城市。
該市堅持以整改整治補短板、鍛長板、固底板,不斷增強雞西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的內生動力。研究確定包括520個問題的市級清單,各級基層黨組織梳理出10337個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在全面承接省級8項專項整治任務基礎上,形成專項整治任務92項,納入『四個體系』閉環落實工作機制,閉環式壓茬推進整改。加強上下聯動,推動標本兼治,針對『科教資源優勢發揮不突出,產學研結合不緊密』問題,積極與省成果轉化中心和省工研院等機構溝通聯系,推動16戶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項目合作,對接科技項目總數達到28項,科技成果庫新增各領域科技成果1273項。針對『不動產權證辦證難』問題,自規、稅務、法檢等12個相關部門多方聯動,同步開展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攻堅行動,實現企業群眾可辦理產權證率達97.8%,化解了一批歷史遺留問題。
該市注重破立並舉、務實管用,以建章立制確保主題教育成果常態化長效化。立足激活石墨產業高質量發展活力,出臺《關於促進石墨產業高質量發展若乾政策措施意見》,從企業最關心、最需求的10個方面給予『真金白銀』的獎勵。探索推出社會救助『五個一』工作法,制定《雞西市『社會救助一件事一次辦』工作實施方案》,建立包括民政、教育、住建、人社、醫保等15個部門,共計16大類46個救助事項的『雞西市社會救助溫暖清單』,社會救助聯辦改革經驗在全省推廣。全面構建『一站式接待、一張桌研究、一攬子解決』的信訪問題化解模式,推行一個地點接待、一張桌子研究、一個口徑答復、一個流程辦結、一個責任落實的矛盾糾紛化解『五個一』工作機制,研究制定《信訪工作專項考核辦法(試行)》,建立市、縣、鄉三級領導乾部包聯責任體系,信訪積案化解率91.2%,信訪工作考核位列全省前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