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月23日訊 2011年,王婷瑋因計算機業務突出,被調到綏芬河市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任科技教師,孩子們稱她為『機器人老師』。從此,她以科技科普教育志願服務,為孩子們的夢想插上翅膀。
13年中,王婷瑋多次獲得全省科技輔導員科技創新作品一等獎等獎項,榮獲省機器人競賽優秀教練員等稱號,她輔導的學生也多次獲得國家及省級獎項。2021年,她獲『國家級科技志願者先進典型』殊榮。日前,我省首屆『龍江最美志願者(群體)』名單發布,王婷瑋榮獲『龍江最美志願者』稱號。
王婷瑋第一次做科技志願服務,是在一個周末,她帶著學生們去廣場宣傳科普知識、展示航模飛行。大量的市民前來圍觀,其中包括兩名俄羅斯兒童。從頭跟到尾,直到天黑活動結束,兩個俄羅斯孩子纔戀戀不捨地隨著家長離開。這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2年,王婷瑋正式成為一名科技志願者。她不斷學習、更新機器人知識,吸引學生加入到中心的少年機器人社團中來,幾個、十幾個,直到如今的500多人,這些小成員也被她發展為小小志願者。
多年來,王婷瑋和她的小小志願者們,利用節假日義務宣傳科普知識、開展各類科技志願服務300餘次,參加市科協、教育局、鄉鎮和社區組織的各類科普志願服務活動40餘次。王婷瑋個人累計科普培訓志願服務時長達8665小時。她組織的『走進機器人實踐活動』『仿生機器人設計活動』『生活科技小制作體驗系列』等科普活動,開展的校園計算機編程、機器人等科技比賽,讓科技實實在在地走進了城市、鄉村,平均每年有700多名小學生參與到她組織的科普制作、編程、工程創意搭建等科技體驗活動和科技志願服務活動中,接受科學啟蒙,探索科學世界,豐富科普知識。
『老師,我們大學裡的機器人社團在招新人,我特別想加入,但實踐測試的自主搭建避障機器人項目我做不好,可以輔導輔導我嗎? 』 2018年秋,王婷瑋接到了前學員雨彤的求助,她欣然答應並表示全力支持。
雨彤初中就懷揣機器人設計制作的夢想,考入長春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後,對夢想更為執著。因為雨彤的學業繁重,每天的輔導時間只能放在晚自習後,師生倆開始了長達一個月的夜間『遠程聯線』,通過視頻進行探討。
終於,雨彤順利通過測試進入了大學機器人社團,成為社團中唯一的女生。2023年,雨彤已經大學畢業,她曬出了鋪滿半張床的各類科技比賽證書,還有一張張機器人項目成果照片,笑著說:『王婷瑋老師的遠程志願服務足足有4個年頭,在她的幫助下,我硬是靠著自學把機械電子工程學成了夢寐以求的機器人工程,多年的夢想成為現實,結出了豐碩的成果。 』
中心機器人社團成立初期,只有40套機器人設備。學生們在課堂上掌握不好技巧與力度,很容易將電機接口連接線、電路板按鈕等小零件拽斷,一天下來,能用的電機所剩無幾。
下班後王婷瑋將損壞的電機背回家,用買來的電烙鐵、焊錫膏進行修剪焊接,每天都要修上兩個多小時。
2011年至今,社團的機器人設備已經更新換代了三批,即便是先進的樂高機器人,王婷瑋仍要自己維修,只是變成了電腦設計畫圖、 3D打印後再自己動手匹配安裝。這種瑣碎、燒腦、費時又磨性子的工作,王婷瑋整整乾了12年。
王婷瑋說,她會一直做一名傳播科技知識、育苗成長的科技志願者,一直做下去,讓科技的涓涓細流潤物無聲地在孩子們心裡匯聚成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