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30日訊 (記者 葛金鑫 許諾)政協委員為什麼分組集中交流討論?目的是什麼?30日,在哈爾濱市新聞發布廳召開的市人大十六屆三次會議、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市政協黨組成員、機關黨組書記任延輝答記者問。
任延輝介紹,為便於政協全會的組織工作和委員在討論時充分發表意見,參照《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全體會議分組辦法》,從全國政協到地方政協,都以界別為基礎,將委員們編為若乾小組,人數多的界別可分開編組;人數少的界別,可合並編組。
為什麼按界別劃分呢?因為,界別是人民政協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政協履行職能、高質量發展的基本依托。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加強政協界別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做好界別工作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完善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和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機制』,這些都為做好新時代人民政協界別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本屆政協以來,市政協著力推動界別工作在深化改革、深耕特色上闖出新路子。建立了以市政協黨組牽頭抓總,各專委會履職黨組織、專委會統籌推進的工作格局。連續出臺了關於進一步發揮界別作用的意見、黨員委員聯系黨外委員等一批制度,建成了一大批基層界別委員工作站(室),有力促進了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委員聯系服務界別群眾等活動的開展,形成了『一界別一品牌』『一界別一特色』的履職格局。
本次全會,委員們還將以界別小組的形式開展協商討論,切實將黨委政府的聲音傳遞下去,將界別群眾的聲音反映上來,緊緊圍繞建設『六個龍江』、打造『七大都市』奮斗目標,聚共識、建真言、獻良策、謀實招,為推動省市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