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2月8日訊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全省廣大黨員乾部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下基層知民情、察民意、解民懮,錘煉了紮紮實實、踏踏實實、求真務實優良作風,持續推動龍江高質量發展,贏得廣大群眾交口稱贊。
去年,在齊齊哈爾市龍沙區群英陶瓷小區居住了30多年的李友光放棄了搬家的念頭。他告訴記者:『經過細部治理工程改造後的小區煥然一新,違建拆除了,道路重鋪了,飛線都理清裝進線盒了……我不用再想著搬家「逃離」了。』
齊齊哈爾市龍沙區以創建優美、整潔、文明、有序的市容環境為目標,堅持問題導向、統一標准,實現整治環境全面覆蓋、不留盲區。全區集中整治156條街路,清理亂貼亂畫3萬餘處、亂堆亂放4000餘處、亂拉亂掛1300餘處,取締佔道經營行為5000餘起。同時,依托『龍沙精細化』網絡管理平臺,積極開展市容市貌和市政設施維護長效工作機制的督考行動,通過常態化管理,使城市市容環境整體品質得到明顯提昇。
該區正陽街道火電社區是老舊小區,環境問題比較突出。社區黨委書記秦臻說:『我們網格員每天深入轄區排查收集衛生差、亂堆亂放等問題,並及時聯系物業企業進行清理。同時利用「吹哨報道」平臺,將社區層面處理不了的問題,反映給相關部門,做到了問題解決閉環處理。』
據龍沙區城管局副局長牟辰龍介紹,每天全區各街道社區都要排查問題,上報網絡管理平臺,垃圾、飛線、路燈杆、公交站點等等,每個問題都有整改時限,截至目前,全區發現的125件各類問題已全部整改完畢。春節前,隨著『三橫一縱』主要街路亮化工程的完工,龍沙區的夜晚將變得更加璀璨、迷人。
同樣,在伊春市,2023年12月25日,烏翠區林業發電廠住宅綜合樓的72戶居民拿到了他們期盼已久的不動產權證書,『真是太高興了,心裡的一塊石頭終於落地了。』居民們奔走相告。這棟住宅樓是2008年建設的,居民們在此居住了十多年,房屋的不動產權證卻一直沒有辦下來。伊春市自然資源局將此項工作列入攻堅破難問題清單重點推進。『經過調研,我們發現導致居民長期無法辦理不動產權證的原因來自多個方面,經征求伊春市住建局、市稅務局和伊春林業發電廠意見,我們向市政府提出解決建議並得到采納,讓困擾居民多年的「難心事」得到解決。』伊春市自然資源局三級調研員王帥說。
以實乾擔當辦實事惠民生,伊春市圍繞就業、教育、醫療、托育、住房、養老、供暖等民生領域突出問題確定的203個民生事項全部得到妥善解決。伊春市『12345』熱線平臺高標准建立『受理、交辦、督辦、反饋、考核、回訪、評價』全流程工作閉環,實現全天候服務、全渠道受理、全方位辦理、全過程監督,2023年,伊春市『12345』熱線數智引領工作經驗榮獲全省唯一『全國百佳創新案例』,伊春市獲評『2023營商環境創新示范市』。2023年,全市新簽約產業招商項目47個,簽約額116.81億元。伊春市被國務院列為『十四五』建設25個重點旅游城市之一,獲評『中國康養旅游城市』『中國冰雪旅游城市』。
而在牡丹江市,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這個市堅持把開展主題教育與推進中心工作結合起來,啟動實施產業復興、振興、新興『三大工程』和重點專項行動,確保開展主題教育與推動中心工作同頻共振、相得益彰。
全市工業發展勢頭強勁。112個投資千萬元以上項目全部開復工,工業技改投資增長44.6%,奧豐石墨采選等40個項目竣工投產,中車鑄業、北方工具、鑫北方等一批企業被認定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數字化車間和制造業單項冠軍,獲評國家級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范城市。
『我們以落實領導包聯機制為抓手,全力解決企業問題訴求。制定《關於加強和改進領導乾部包聯企業(項目)工作方案》,建立「數字化管理平臺+12345企業服務專線+調查回訪」網絡服務,對領導乾部包聯企業全流程工作規范。』牡丹江市工信局局長王劍英介紹說,該市運用集中會辦和提級辦理制度,采取『一企一策』方式,幫助解決恆豐紙業房產要件辦理、天合石油破產重整、樺林佳通歷史陳欠等一批難點問題。目前,全市各級包聯工作組共收集企業問題訴求1088個,辦結1088個,完成率100%。
恆豐紙業是一家擁有70多年歷史的老牌國企。企業通過打造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用數據連接車間不同單元,對生產運行過程進行規劃、管理、診斷和優化,企業產能比改造初期提昇了5倍,拓展了企業發展空間。
『得益於各級包聯工作組的用心服務,2023年我們企業被認定為國家級數字領航企業和智能制造優秀場景。我們又投資3億元新建4萬噸低定量特種涂布紙項目,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國內造紙行業數字化智能化先進工廠。』恆豐紙業數字化總監徐祿說。
去年以來,牡丹江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引導工業企業加大數字化改造力度,鼓勵企業打造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北一半導體等2戶企業認定為省級數字化車間,北方工具認定為省級工業設計中心,中車鑄業、林海石油打撈認定為省企業技術中心,友搏藥業認定為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2023年,牡丹江市地區生產總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位居全省第一位;全社會研發經費增長38.3%,列全省綜合型城市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