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省法院  >  法院動態
搜 索
在北國冰城感受法治溫度
2024-02-21 09:31:22 來源:黑龍江法院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2月2日,中國北方小年,晚上6點,室外溫度零下25度,冒著熱氣的姜湯和四大箱暖寶寶整齊地擺在冰雪大世界旅游巡回法庭中。

  『兩個人一組,從這邊先開始。』法官李艷娜簡單分了一下工,四人便忙活了起來。拆杯子,倒姜湯,分熱貼……同一套動作被重復了幾百次。

  當晚冰雪大世界燈光璀璨,6米高的冰滑梯腳下正好是風口,排隊等著上滑梯的游客足足三四圈。有游客接過姜湯問:『你們是法官嗎?』

法院乾警在給游客發放暖寶寶。  

  為了此次冬夜送暖,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人民法院購買了將近兩千個發熱貼,駐景區法官喬晨的母親還幫忙下廚熬制姜湯。

  喬晨,90後,松北法院的一名民事法官。說起自己為什麼會成為駐景區法官,他一本正經地分析道:『可能是我抗凍吧。』話雖這麼說,但他的手指已經凍得不聽使喚了,連暖寶寶外面的包裝袋都撕不開。

  晚上8點多,姜湯被分完了,前前後後裝了得有30壺,再也熬不出來了。暖寶寶同樣供不應求,原本打算給每位游客發一個,後來有游客要兩個,要三個,喬晨和同事們也都給了。

  風打透了衣服,連眼睛都是冰涼的。回去的路上,四名法院乾警拎著空了的熱水壺小心翼翼地行走在冰面上,還不忘撿起散落在地上的包裝袋。

  『當時抬頭看著那些巨大的冰塊,真的覺得自己很渺小。那種感覺就像把你放在舞臺上,雖然你不是主角,但也一定要拿出最好的狀態。』李艷娜有些感慨。

  2023年哈爾濱火了,冰雪大世界更是一票難求。作為轄區法院,松北法院義不容辭地參與到了今年冬季的冰雪守衛戰中。

  
法院乾警在做普法宣傳。

  作為駐景區法官,這個冬天,喬晨是深有感觸的。2024年元旦期間,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接待游客16.32萬人次,1月以來,日接待游客超過4萬人次。

  人一多,糾紛自然就多。平時喬晨在松北法院開庭審案子,冰雪大世界一有情況,他就要立馬趕過來。『特別是去年年底那會兒,壓力真的挺大的,感覺時間不夠用,真希望自己有個任意門可以瞬間移動。』

  喬晨嘴上說著忙不過來,身體卻很誠實。

  作為老家就在冰雪大世界附近的本地人,喬晨對園內的娛樂項目已經沒有太多新鮮感了,但這段時間他總會去園區裡轉悠兩圈,而且忍不住『建言獻策』。

 

  法院乾警在給游客倒姜湯。

  冰上有塊防滑墊壞了,看能不能修修;冰上自行車項目旁的警示標識最好再醒目點;氣溫回暖應該注意冰雕的防護措施;景區的垃圾桶可以再多幾個,以免冰上垃圾導致游客滑倒……喬晨隔三差五就跑去跟景區相關部門反映情況。

  『雖然這些跟我的工作沒有直接關系,但是我總覺得,既然咱們在這兒,還是可以做得更好點。』

  2023年12月18日,第25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正式開園當天,松北法院的旅游巡回法庭走進景區,開展普法宣傳、法律諮詢服務。往年法院的宣傳工作都是在景區外,今年松北法院直接把審判點搬進了景區內。

  

  松北法院旅游巡回法庭在景區內。

  在李艷娜看來,法院乾警與群眾面對面恰恰是解決矛盾的一個很好的方式。2024年1月6日,一名雲南游客在景區游玩時不慎摔倒,游客要求景區一次性給付10萬元,或預付醫療費6萬元,後續費用多退少補。景區認為給付缺少正規票據且未進行責任劃分,游客請求並無依據。游客還表示,如果景區不賠付,一行五人就不返回雲南,雙方矛盾激化。1月8日晚上7點左右,景區向轄區派出所報警。警方到達現場後,游客情緒再一次激動,拒絕和警方、景區做任何溝通。

  『我只相信法官,我要見法官。』游客態度很堅決。

  現在回想起來,這是喬晨整個冬天聽到的最暖心的話。當晚12點左右,在法官的反復調解下,雙方終於願意各退一步,達成一致意見。『這個事情前前後後經過了得有五天,最後能調解下來,估計是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包青天情結吧。』喬晨說,他也不想讓游客帶著失望和遺憾離開。

  調解現場。

  如果說冰雪大世界是外地人的詩和遠方,位於哈爾濱市道裡區的中央大街就是本地人的根和魂。

  畢雲亮,80後,哈爾濱市道裡區人民法院的一名法官。成為法官前,中央大街對畢雲亮來說是一份童年的回憶,成為法官後,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央大街的變化。『前幾年我們的工作主要是打擊黑惡勢力,最近幾年我們更加重視優化營商環境。』畢雲亮說。

  民以食為天。中央大街商圈餐飲店有4000多家,隨著社區商業的不斷發展以及消費者對休閑娛樂需求的提昇,餐飲早已不只是黃金商圈的點綴,而是日益成為各大商業體的主菜。

  圖片圖為中央大街大門

  這就不得不提到北村大鍋家飯店。北村大鍋家飯店位於中央大街商圈內,周圍飯店林立,但都處於未配套設立專用煙道的老式商住綜合樓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規定:禁止在居民住宅樓、未配套設立專用煙道的商住綜合樓以及商住綜合樓內與居住層相鄰的商業樓層內新建、改建、擴建產生油煙、異味、廢氣的餐飲服務項目。

  當老建築面對新法規,經營者陷入無所適從的困境。

  北村大鍋家飯店經營者劉先生有點委屈,自己的飯店取得了相關行政許可,經營了半年後卻收到了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責令改正通知書,理由是選址不當。

  道裡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給出的最終結果是,行政處罰55000元,同時閉店處理。

  劉先生經營的飯店所處樓盤建於20世紀90年代,都沒有專用煙道。為了達到環保標准,劉先生自己出錢租用鍋爐房煙道,加裝油煙噪聲淨化設備,各項檢測結果都符合標准。

  雖然如此,劉先生一審還是敗訴了。帶著不解和不甘,劉先生上訴到二審法院。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辦案法官接到案件後,很快意識到,這個案件看似是小案個案,可是如果處理不好,會對整片老城區的餐飲業產生不良影響。

  盡管是小案,但絕不能小辦。

  

  承辦法官到現場了解情況。

  法官多次到現場了解情況,發現飯店的排煙情況為商圈內同類餐飲業中較高標准,避免噪音的積極做法也廣受鄰裡好評。

  『不能讓機械僵化的執法寒了商圈市場主體的心。』哈爾濱中院法官朝之悅說。

  結合本案實際情況,哈爾濱中院認定道裡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的案涉行政處罰決定屬於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違反法定程序和過罰相當的原則,並撤銷了行政處罰的決定。

  案件結了,周圍的商戶們都紛紛向北村大鍋家飯店取經,著手改良排煙設備,提高淨化等級,避免油煙噪音污染。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也調整了相關領域的行政管理理念和執法方式,重振市場經營主體信心。

  『有了法院的判決,我們終於可以安安心心經營了。』說起這事兒,劉先生是一百個滿意。不僅如此,人潮湧動的中央大街也給劉先生切實帶來了利潤。特別是今年春節期間,前來就餐的食客絡繹不絕,劉先生從一名自主創業者變成了准點開張的『打工人』,雖然有點累,但是心裡特別甜。更為重要的是,保住了店鋪就等於保住了店內三四十名員工的飯碗,這個冬天,他們有活乾,有錢賺。

  大年初四,哈爾濱的風有幾分暖意,中央大街的一家家小店散發著熱氣騰騰的年味。店內躍動著的身影,傳遞出的珍重和祝福,共同構築了人世間最平凡的歡樂。

  『天下無訟,可能是所有法官最大的心願吧。』

責任編輯:郭麗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