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自2024年2月18日起,從推動形成調解工作新格局、做實指導調解業務職能、推動打造調解特色品牌、推動做實專業性行業性調解的角度,分4批陸續發布『打造楓橋式人民法庭做實指導調解法定職能』典型案例。
近日,最高法院發布推動打造調解特色品牌篇黑龍江案例入選!哈爾濱市呼蘭區人民法院呼蘭人民法庭『內外兼修』打造『蕭鄉』調解工作法推動形成社會調解優先格局。

新時代人民法庭建設案例第227號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人民法院呼蘭人民法庭
『內外兼修』打造『蕭鄉』調解工作法
推動形成社會調解優先格局
呼蘭是著名作家蕭紅的故鄉,素有『蕭鄉』美譽。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人民法院呼蘭人民法庭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嚴格落實黑龍江高院『四化四解四到位』訴源治理新格局要求,把訴調對接的『調』向前延伸,主動融入黨委領導下的社會治理體系,推動形成調解優先的訴源治理格局,打造『內外兼修』『蕭鄉』調解工作法。2023年,呼蘭法庭新收案件同比減少29.1%,訴源治理工作被人民網、法治網、《人民法院報》和最高人民法院官微等刊載推廣。
一、做實調解指導,『走出去』參與基層社會治理
把指導調解法定職能融入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堅持在黨委領導下,加強對各類調解的常態化業務指導。推動在轄區社區、村屯形成調解工作新格局,充分發揮調解的基礎作用。
一是推動法院職能前移。以呼蘭區綜治中心、網格協調指揮中心、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調解中心『三中心一體化』建設為契機,緊緊依托呼蘭區『星網聯動社會治理智慧系統』,將呼蘭法庭作為『星網』重要組成部分,制發120餘起常見糾紛業務指導案例,更加精准指導社會治理『前端防控』和矛盾糾紛『前端化解』。
二是提供法律專業保障。關口前置,在『三中心』設立法庭訴前調解窗口,法庭乾警作為調解指導員,指導駐中心人民調解等多個調解組織調處糾紛;同時,共同對轄區社區居民進行定期法律培訓,發動群眾力量,支持培養280餘名社區『法律明白人』,助力各類家長裡短糾紛大而化小、小而化了。
三是突出科技載體支橕。依托呼蘭區『星網聯動社會治理智慧系統』,推進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進鄉村、進社區、進網格』,在線集約集成鄉鎮社區乾部、網格員、法律工作者等解紛力量,對一線矛盾糾紛及時發現,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方式及時調處。2023年,通過線上線下指導中心調處化解各類糾紛330餘起。
二、多方力量聯動,『請進來』整合各界調解資源
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做實實質解紛,把群眾認可、認同、信服的解紛力量融入法院行業性專業性調解資源庫,形成各類調解優勢互補、有機銜接、協同聯動的大調解工作格局,凝聚糾紛化解合力,擴大訴源治理『朋友圈』。
一是加強訴前程序引導。公示非訴訟糾紛解決流程,釋明優勢特點,鼓勵和引導當事人優先選擇成本較低、對抗性較弱、有利於修復關系的訴前化解途徑。2023年,呼蘭法庭訴前調解成功分流率達到65.40%。
二是與區婦聯共創『家事糾紛調解工作站』。整合情感專家、特邀人民調解員、法律援助中心專職律師、心理諮詢師等多方解紛力量,通過開通家事糾紛調處熱線、開通人身安全保護令案件受理『綠色通道』、定期追蹤回訪等方式,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完善工作流程。2023年,經調解結案及經調解後撤訴共計546件,調解佔比73.28%。
三是成立『叢鳳軍退休法官調解工作室』。協調區司法局,推選案件調解率高、溝通協調能力強的退休法官作為人民調解員,在『三中心』揭牌成立退休法官工作室,與呼蘭法院內設『蕭鄉退休法官訴前調解室』高效聯動,群眾可通過電話諮詢、預約調解的方式,進行點單式司法服務。2023年,退休法官調解達成協議申請司法確認或出具調解書205件、調解撤訴122件。
三、注重源頭化解,『沈下去』織密法治服務網格
力量下移,將解紛職能延伸至社區網格,做到網格覆蓋無死角,服務下沈零距離。
一是全面融入社區網格。呼蘭法庭4名法官與19個社區點對點包聯,實現『一社區一法官』全覆蓋。在社區設置訴訟服務站,張貼可隨時聯系法官的『法官專屬二維碼』,將訴前調解和訴訟服務由『點對點』昇級為『面對面』,切實做到矛盾糾紛化小、化早。開展爭創『無訟社區』『無訟村屯』推進訴源治理活動,2023年,在區委主導下,呼蘭法庭參與成功創建了8個『無訟社區』,被黑龍江高院通報表揚。
二是建立社區法官與網格員常態化聯絡制度。與網格員定期會商、研判矛盾糾紛,建立『常態化聯絡、月聯合排查、季深入走訪』工作機制,形成矛盾排查預防化解合力。加強實質解紛,網格員排查發現有涉訴風險的矛盾糾紛後,第一時間聯系社區法官,共同開展化解工作。2023年,社區法官協助網格員化解社區糾紛260餘起。
三是開展多維普法活動。積極邀請『三中心』、司法局、婦聯、民政局工作人員及高校師生開展常態化普法進社區活動,大力宣傳非訴訟糾紛解決指引,提高群眾非訴訟糾紛解決意識。2023年1月至今,組織各類法治宣傳23場次,發放宣傳資料1500餘份,接受群眾法律諮詢2000餘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