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2月27日訊 當科研產品從實驗室走上百姓餐桌成為美食,消費者們不僅真切感受到『好吃、放心』,還體會到了科技改變生活的魅力。這些美食有何特殊之處?從田間到舌尖,它們經歷了一場怎樣的科技之旅?記者走近進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以下簡稱省農科院)的產地、實驗室和車間,尋找美味的『配方』,探究其成功的秘密。
冬蜜梨 被稱為『凍梨王』
剛過去的這個冬天,甜軟多汁、清涼爽口的凍梨隨著『爾濱』出圈:光切片擺盤還不夠,凍梨拿鐵、凍梨汁等產品更是解鎖了花樣吃法。凍梨帶給食客們味蕾的驚喜,但凍梨『黑化』前的鮮果梨長啥樣,很多人都不知道。
如果你想一睹凍梨『黑化』前的樣子,那就請9月份再來黑龍江玩一趟吧!這時的果園早已是『冬蜜梨』的舞臺,陣陣果香撲鼻而來,尋香往深處走,層層翠綠的枝頭被黃褐色的果子壓彎了腰。
『冬蜜、冬蜜,便是冬天的甜蜜。』被果農稱為『凍梨王』的冬蜜梨,是省農科院園藝分院的專家們送給水果達人們的禮物。
省農科院園藝分院仁核果中心主任、國家梨產業技術體系哈爾濱綜合試驗站站長王曉祥研究員介紹,冬蜜梨是其團隊自主培育的暖凍兼用型梨品種,果心小,可食率高,成熟後做凍梨,果肉細膩多汁。數據表明,冬蜜梨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佔14.23%,可溶性糖佔10.28%,可滴定酸佔0.31%,同時富含多種營養元素,這奠定了其酸甜適度、風味濃郁的品質基礎。
有著36年果樹栽培經驗的張佩遠是延壽縣長壽山園藝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同時也是冬蜜梨的『忠實粉絲』。栽種多年冬蜜梨的他表示,冬蜜梨抗寒又豐產,優質果率能達到九成以上,連年經濟效益都很可觀。
全谷物列巴『健康主食』新演繹
『列巴』是俄語面包的音譯,也是薈萃中外文化的冰城代表美食之一。它拎在手裡沈甸甸,嚼在口中香噴噴,常被作為特產禮物,可謂『禮重情義更重』,歷經百年仍舊滿城飄香。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越來越關注,列巴也在科技的加持下開闢出『全谷物烘焙食品』的新賽道。
無蔗糖列巴低糖高營養,紅豆列巴清甜細膩,黑麥列巴果仁飽滿……這些美味在省農科院食品加工研究所的『專家面點師』手中煥新昇級,於食客而言,是味蕾和健康的雙重守護。
食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長姚鑫淼介紹,該系列產品以東北特色雜糧為原料進行精深加工,通過專有改良工藝突破雜糧烘焙產品口感粗糙、醒發性差、易老化、保質期短等問題,為人們提供健康主食替代方案。
『在黑龍江省農業科技創新跨越工程重點攻關項目——農產品高值化加工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的支持下,「全谷物列巴」已落地轉化。』姚鑫淼說,院企共建的『黑龍江省全谷物營養素富集食品產業技術研究院』將持續開展谷物食品加工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和產業化實踐。
湖羊 寒地養殖肉質鮮美
羊大為美,羊肉是東北人菜單上最受歡迎的肉類之一。在東北能吃到什麼品種的羊?食客們各有『心頭愛』,但少不了的是湖羊。
湖羊肉質細嫩多汁,脂肪分布均勻,粗蛋白含量較為豐富,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種類齊全。其具有性早熟、四季發情、每胎多羔、泌乳性能好、生長發育快等優良性狀。湖羊世居蒙古草原,後南遷至太湖平原。十幾年前,這種可以全捨飼養殖的肉羊品種遇到它們在東北的『伯樂』——省農科院畜牧研究所的劉玉峰研究員。劉玉峰通過深入考察後,為湖羊在黑龍江安了一個『家』。
落戶龍江後,湖羊體現出極強的適應性和繁殖力,養殖主要集中在齊齊哈爾、大慶、綏化等地區。2022年全省湖羊存欄21.85萬只,其中基礎母羊存欄約15.06萬只,湖羊出欄21.16萬只,為東北餐桌增添了一抹『鮮』氣。
『南羊北養』的進程中,劉玉峰總結推廣的湖羊北方全捨飼高床養殖模式發揮了積極作用,TMR混拌自動上料、秸稈飼料化利用、羊糞發酵有機肥……湖羊養殖實現了『生態安全養殖』,『寒地湖羊』正帶動我省多地實現產業振興。
特用大豆 保健食品市場看好
淡青色的豆腐嫩滑可口,黑褐色的納豆別具風味,炒三色豆和紅糖黑豆滿口香脆……一餐別樣的『大豆宴』也許會刷新你的認知。
『寧可一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豆。』在固有印象中,大豆是黃色、滾圓形的植物種子,但隨著近些年的科學研究和品種選育,一些不同於傳統大豆性狀的特用大豆品種走進人們的視野。
省農科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大豆育種團隊經多年研究,在特用豆品種選育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先後利用野生大豆資源創制優異種質,選育高蛋白、小粒、黑大豆、青大豆等特用大豆品種14個。
耕作栽培研究所大豆室主任畢影東介紹,青大豆中富含皂角?、異黃酮等抗癌成分,適用於食品加工;黑大豆中的花青素抗氧化效果好,適用於保健品加工;小粒大豆是制作納豆的原材料,保健功效顯著。
『特用大豆食品加工產業市場前景廣闊。』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王偉明的團隊已研發出一批以特用大豆為原料的醫藥保健食品,黑豆硒片、復合黑豆胚芽固體飲料等均收獲了不錯的市場反響。
這些美食背後,凝聚著無數農業科技工作者的智慧與汗水,反映著更多農業科研成果的順利落地,推動著更多優質農產品走進消費者的視野,印證著『科技改變生活』。